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三位获奖者在同济大学精彩开讲,分享科研的高光时刻与背后的探索故事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宣传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时间:2025-10-23  浏览:

“逻辑缜密又极具深度,分享中满是对科研的热忱,尽显顶尖科学家的严谨风范。现场聆听教授们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10月22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三位获奖者在同济大学精彩开讲,为同济师生带来前沿学术报告,分享科研的高光时刻与背后的探索故事。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名誉教授斯科特·埃默尔(Scott D. EMR)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犹他大学生物化学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韦斯·桑德奎斯特(Wesley SUNDQUIST)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Richard SCHOEN)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之际,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名誉教授斯科特·D·埃默尔(Scott D. EMR)、犹他大学生物化学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韦斯·桑德奎斯特(Wesley SUNDQUIST)、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Richard SCHOEN),来到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做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的学术论坛,并与师生亲切交流互动。

斯科特·D·埃默尔:《ESCRT通路:解析膜蛋白向溶酶体的转运机制》

在题为《ESCRT通路:解析膜蛋白向溶酶体的转运机制》的报告中,埃默尔教授回顾了其团队发现ESCRT通路的科学历程。通过在酵母中筛选突变体,他的实验室首次鉴定出一系列参与蛋白质分选的VPS基因,并揭示了ESCRT-0至ESCRT-III复合物及ATP酶VPS4协同驱动膜重塑的分子机制。该系统能将膜蛋白准确“护送”至溶酶体降解,对理解细胞分裂、受体调控、病毒出芽等过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埃默尔教授还指出,ESCRT功能异常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为疾病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斯科特·埃默尔教授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教授。他于2001年发现了首个ESCRT复合体ESCRT-I。这一开创性的发现解释了细胞如何分辨需被降解的蛋白质,这是细胞信号调节和细胞废物清除的关键。

韦斯·桑德奎斯特:《ESCRT通路在HIV出芽及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

桑德奎斯特教授以《ESCRT通路在HIV出芽及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为题作报告。他详细阐述了艾滋病病毒(HIV)如何“劫持”宿主细胞的ESCRT通路完成出芽与传播,重点介绍了Gag蛋白与宿主ESCRT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他的团队还解析了多种ESCRT蛋白的三维结构,揭示了ESCRT-III复合物通过构象变化驱动膜弯曲与裂变的动态过程,以及VPS4 ATP酶如何利用能量实现ESCRT循环重组。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病毒释放机制的理解,也为新型抗HIV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韦斯·桑德奎斯特教授是HIV研究领域的世界级权威,尤其以其在理解HIV如何从宿主细胞中“出芽”和释放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闻名。

孙理察:《黎曼几何的研究主题》

黎曼几何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它又包含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孙理察教授从黎曼几何的基本概念切入,系统回顾了这一学科从高斯、黎曼的奠基时期,到现代几何分析阶段的发展历程。随后,他聚焦黎曼几何领域的关键理论,重点阐述了“球面定理”的发展脉络与Ricci流方法的应用。在讲解过程中,孙理察教授不仅详细回顾了Rauch、Berger与Klingenberg等知名数学家在该领域的经典研究成果,还深入讲解了他与Brendle合作证明的“微分球面定理”,生动展现了黎曼几何与偏微分方程方法相结合的强大力量。

孙理察教授是当代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将深奥的几何直觉与强大的分析工具完美结合,不仅解决了一系列“大问题”,更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深刻影响了几何学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方向。

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交流互动环节,在场师生就前沿问题各抒己见,教授们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思考。会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孙理察教授与大家合影留念,并写下寄语。

“听完两位教授的精彩讲座,我深受启发。他们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价值,为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林昶东说,“在培养学生时,我将鼓励他们尝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看待问题。”

“孙理察教授的讲座非常精彩,展现了他对几何分析不凡的理解,也启发我去尝试将一些现代数学工具用于本领域经典问题的研究。”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凯文说。

三场讲座作为“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获奖者校园行”活动之一,由同济大学、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主办,同济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办。(图/周游)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