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1月
孙宜学:坚持中华文化“浅传播”与“深传播”的辩证统一
所谓“浅传播” ,即聚焦表层文化元素的广泛触达,以易感知、易接受的方式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所谓“深传播” ,则是在中华文化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融入度之后,即致力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与思想理念的传递,推... -
1711月
孙宜学:推动海外受众从中国故事的“旁观者”转变为“讲述者”
如何推动、能不能推动海外受众从中国故事的被动旁观者,转变为主动传播者、讲述者,是衡量中国故事是否深度融入海外语言文化环境,是否深得海外民众喜爱,是否成为海外社会生活中的有机元素的基本标准,也是中国... -
1711月
孙宜学:新时代汉学家的五个基本定位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4日电(记者 许婧)“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汉学是研究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博大学问。汉学的理路与旨归为何?在中国崛起已经变成事实的今天,汉学如何为当代中国做出阐释?... -
1711月
杜严勇:人工智能应用中的“耻感”现象及其伦理风险探析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积极评价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部分个体倾向于隐瞒、拒斥、贬低人工智能应用,并对人工智能用户给予否定性评价,进而导致人工... -
1711月
张端鸿:从“象牙塔”到“战略中枢”:高校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方向
不久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将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推上了新高度。《建议》既突出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 -
1411月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系统谋划、统筹构建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新生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国际战略博弈关键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 -
1311月
陈强:持续增强城市创新生态竞争力
上海应做好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及国际形势变化研判,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 -
1211月
同济大学校长杨金龙:在资助“温度”“精度”“深度”上发力,守护学子成才路
新学年,同济大学迎来45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其中15%的学生来自困难家庭。入校两个多月来,学校始终心系他们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已为他们一共发放各类经济资助款400余万元,并启动发展... -
1111月
刘兴华:处在时代前沿的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承担着通过知识传承创新和培养时代新人,助力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等重大责任,同时还要为助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和推动实现世界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持续迭代演进的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现... -
0711月
孙宜学:AI时代文科危机如何破局——数智人文探寻发展新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文科发展面临危机,如何破解?谈到这个话题:有唱衰文科的,有盲目乐观的,有人说技术将毁灭文科,有人说技术发展的终点是人文等等,不一而足。但总体看来,多是坐而论道,谈未来当然比谈历史和当...
最近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