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产业、科研、育人三位一体,同济规划院以产教融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规划院   时间:2023-06-02  浏览:

不久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同济规划院”)编制了《产教融合型企业三年规划》。院长张尚武介绍,《规划》提出服务学科发展、着力人才培养、深化合作科研、共建创新平台、服务社会需求五大重点任务,努力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成为全国城乡规划领域产教融合发展的示范性平台。这是该院以规划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重要举措。

锚定产教融合目标,数十年如一日寒耕暑耘

不久前,同济规划院获批上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单位。

同济规划院成立之初就定位为“支撑学科型规划设计机构”,数十年中始终坚持产学研融合,以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市需求为落地导向,以服务学科发展、促进实践创新为总体目标,以培养实践型高素质人才和加强产学研融合转化为抓手,构建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集聚融合、共生发展的生态机制,着力打造规划设计行业产教融合的全国示范性平台。2017年至今,每年持续资助学校学科发展,近两年资助合作育人项目19项,资助高校共建6个实验室或科研平台。据悉,2016年以来,规划院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0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4项、出版专著170本、发表A类期刊学术论文562篇、获得各类专利96项。参与教学各种专业课程数十门,联合培养研究生百余名。获国家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400余项、参与编制完成国家标准、规范多项。其中,在开创“智能城市规划”技术范式、探索“规划-建设-管理”协同技术、开拓乡村振兴规划技术体系、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实践、引领城乡遗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持续耕耘,规划院现已构建起产教融合平台50余个,其中包括5个校级—省部级行业性研究平台、4个研究院、9个院级研究中心、33个教师工作室,共同构成体系完善、形式多样、适应多种场景的产教融合平台系统。

图:同济规划院多个研究中心(乡村、社会、城乡、生态、方法等)成立揭牌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持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从学科研究到实践应用、再总结实践成果反哺学科发展,由学院中的教师和规划院的规划师紧密协作,共同搭建构成学科、产业/产品、创新、人才“四链协同”的产教融合模式。这个模式,让同济规划学科发展、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地方发展需求紧密衔接在一起,形成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持续发展“生态圈”。

规划院的规划实践基本都由高校教授的前沿研究引领。智能规划、城镇化转型、城市网络、乡村发展、健康城市等领域,吴志强、赵民、唐子来、周俭、张尚武等教授的开创性研究引领着近年来的产教融合探索,规划师和师生们大量的实践又支撑了各项理论、制度和指南规程的研究,极大支撑了规划学科的发展。雄安新区规划,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周俭教授牵头组织了产教融合的复合团队,设立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完成《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雄安新区容城组团控规及城市设计》等20多项规划的编制,主要负责的容东片区将于今年内全部建设完成。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方案制定,吴志强院士团队再次与规划院团队协作,创新提出“家园”概念,着力规划未来副中心职、住、医、教、休、商业服务的“六元平衡”。于是,老年餐桌、生鲜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爱心美发店、儿童阅览室……养老、医疗、教育、休闲等服务,正把“家园”概念在北京副中心落地生根,变为大家的日常。

去年12月,由张尚武教授主持的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之“国土空间优化与系统调控理论与方法”启动。具体的研发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同样依托同济规划院开展,依托的国土空间智能规划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就坐落在同济规划大厦内,与同济规划院团队朝夕相处,切磋琢磨。

去年11月,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之“双碳背景下超大城市环境动态规划设计研究及示范技术”开题,吴志强院士团队再次带领同济规划院职业规划师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形成联合团队,项目从城市排放模型、数据监测、模型校验、平台开发、综合应用方面开展攻关,为双碳⽬标背景下的超⼤城市环境动态调控、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和监测维护等提供可复制可推⼴经验。

2023年新年伊始,同济规划院便召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详细规划编制与研究研讨会,院内多个团队针对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小城镇及城郊详规、存量地区和更新地区详规、特殊空间详规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多个议题得到来自学院教师的支持或牵头,同时也有多个实践经验总结来自同济规划院的一线规划师,产教融合正在成为同济规划院技术创新、同济大学规划学科开拓发展的重要抓手。

图:同济规划院深度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过程图件示意)

延拓产教融合新特质,深入村落弄堂第一线

同济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云龙县是同济规划院产教融合帮扶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20年云龙脱贫后,当地乡村振兴正由规划引领全力推进中。云龙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空间资源非常有限,不适宜走传统城镇化道路。规划院从城乡规划编制入手,由同济大学知名教授领队,规划院启明团队等多个技术团队持续参与,触难碰硬,谋深做实,取得良好效果。

云龙帮扶也成为同济大学规划院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的一个新起点。同济规划院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乡村规划设计”实践课程,并把同济乡村规划教学经验推向全国。2020年10月,同济大学牵头、联合11所高校成立了“城乡规划扶贫联盟”,协同开展规划扶贫工作。2021年,邵甬教授联合同济规划院启明青年规划师团队,立项“云龙县‘盐马古道’特征价值及整体保护利用研究”课题,挖掘盐马古道价值,以盐为核心构建文化-自然紧密结合的整体保护框架,通过营建集村民之家、遗产阐释与乡土教育基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宝丰之家”、盐文化遗址花园,引领乡村振兴。陈晨、干靓的“云龙县国土空间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究”,先后获得同济规划院平台支撑、课题资助、团队支持等,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探索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发展道路。

图:同济规划团队深入云龙乡村一线调研

邵庄子村,是雄安白洋淀中的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如何将其打造成为雄安新区“淀区振兴”示范村?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带领同济规划院团队,联合校内多个学科协同共创,推进邵庄子规划的持续优化。团队提出淀泊生命共同体理念,将人与自然、村与淀泊、原住与外来三对关系纳入生态的整体框架中。据悉,规划已经付诸实施,村庄整治、项目建设等现已完成。

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城市社区弄堂一线,是同济规划院产教融合的又一主战场。目前,匡晓明团队协助江浦路街道完成了辽源花苑党建微花园的更新方案设计,将参与式规划理念融入项目全过程,和社区居民们一起完成了党建微花园的共建行动。2018年,来自同济大学和同济规划院的12位规划专家组成了社区规划师团队,结对杨浦的12个街道展开规划介入的社区微更新,现已持续5年,先后完成了数十个社区更新项目,派驻社区规划师增至24人。陪伴式规划伴随居民一路走来,同济大学的规划学者、同济规划院的职业规划师,互相启发,眼光专盯犄角旮旯,着眼点就是“美好生活”, “里子工程”、睦邻家园等更新项目陆续实施,上海社区规划师的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 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政立路580弄小区开了一扇通向创智农园的门。 “开门”后,居民不再需要绕行一公里,只走50米便到了生态湿地公园、公交车站、地铁站和社区食堂。看着老人们的笑容,有学生感慨:“通过这次实践,自己真正明白了何为规划设计的温度。”得益于张尚武、匡晓明、梁洁、李继军、阎树鑫等24位规划师的持续努力,杨浦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正在加速形成。团队编制的“上海市杨浦区‘美丽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划实践”获得了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图:同济规划团队全方位参与杨浦区社区规划师

勠力完成五大任务,共创产教融合美好未来

家有梧桐树,凤凰自然来。近3年,规划院接受高校学生实习实训701人次,大量的硕博研究生直接参与项目科研,并以此为学位论文。其中多位同学的论文获得包括优秀博士论文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

2022年以来,同济规划院产教融合模式进一步创新。规划院强力支撑同济大学联合申报科研平台“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国土空间智能规划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等;与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出版工程”;和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合作立项联合开放课题12项,学院教师和规划院团队联手探索产学研新模式;联合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先后开展十余次研讨会、大讲堂等活动,联合举办第十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论坛,组织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设计竞赛等;与学院合作启动产教融合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现已依托学院招收博士、硕士各1名,院内技术骨干参与学院教学评图十余人次;为学院培训中心提供教学师资,培训学员数百人;联合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其中刘超、沈尧依托规划院平台获批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张尚武、邵甬老师获批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团队;联合建筑城规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功获批上海市杨浦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同济规划人‘做实,解难’的传统,以‘求精,创新’的高质量规划,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在近日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会上,规划院党委书记童学锋表示,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更加自觉地用新动能注入新优势,深耕这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新领域,交出新时代同济规划人的优异答卷。

图:同济规划产教融合多位一体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