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求职路上,这些困惑怎么解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3-03-28  浏览:

又到了“春招”季,毕业生就业话题持续被社会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在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的又一新高。与此同时,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当前,距毕业生离校还有2个多月时间,他们此时都面临什么困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与指导?为此,记者梳理出学生们较为关心的几个求职问题,并邀请专业人士为其解答疑惑。

1.就业最应看重契合度

  学生提问:找工作最应该看重什么?薪资是否是第一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吴秋翔:衡量一份工作好不好,涉及两方面,既包括薪资等收益,也包括个人成长、精神需求、工作环境、职业稳定等等因素。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年龄层普遍移至95后、00后,这一群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愈发显露出“原子化”社会形态的特点,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教育与就业的匹配度、个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度、亲密关系的融洽度等,这些都不是一份简单的薪酬所能衡量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存在低薪酬预期与高舒适追求之间产生的就业期望分化。有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比去年下降6%,表明学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从而适应就业市场。但毕业生对工作提供的稳定感、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的融洽、居住通勤的舒适要求比以往更高,更加希望工作能够符合个人的精神兴趣与舒适追求。从职场新生代90后的就业表现来看,其离职率高于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在社会新闻中也多出现刚入职的年轻人“主动离职”的报道,体现了当前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现实工作间的突出矛盾。

  因此,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中,薪资水平固然重要,但不应该也不再是择业的第一标准。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最应当看重工作与个人的契合度,这种契合不仅仅单纯地指专业对口,就业对口,更是从人生态度、发展预期、互动环境到生存需要的多维度契合。高契合度的工作能够给个人带来极大获得感,使自己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低契合度的工作即使薪资待遇很高,也只会让人沦为工作的“机器”,直至支配占据个体的全部生活。当然,每个人对自身契合性要求也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一是人生态度的契合,即个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是否与工作要求、标准保持一致,特别是个人价值能否在工作中得到实现,个人能否在工作中有精神上的收获感与满足感。二是发展预期的契合,应从长远角度审视工作的意义,注重个人成长性,尤其是自己能否从初次就业中认识社会、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从而实现真正成长。三是互动环境的契合,重点衡量自己的性格、处事方式能否适应所选择的行业、单位、平台、团队,良好的人际互动与环境将使得工作事半功倍。四是生存需要的契合,也就是个人短期内看重哪些物质回报,究竟是争取更高的工资,还是注重职业的隐性福利,如住房、保险、假期等等,关键还是要认清个人的潜在付出与工作的实际价值,列出优先级,切忌贪多,做好权衡取舍。

2.专业不只是人才“加工厂”

  学生提问:我应该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吗?如果没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总感觉浪费了这么多年的专业学习。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后、讲师寇焜照:谋得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不仅仅避免了“浪费”专业学习,还能成为从校园到职场转型阶段的关键抓手。如能实现专业、职业同个人性情与价值目标的契合,更是今后漫长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一件幸事。一门专业不仅仅是凭借辛勤学习换来的工作技能,还是一条连接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纽带,更是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园。

  随着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愈发健全,文凭和求职、专业和职业的相关性也越来越紧密。不知不觉中,“上大学”“选专业”和“找工作”画上了等号,求职顺利与否、薪资体面与否成为衡量学科专业价值的标准。

  但在用“成本收益”的眼光评判专业和职业价值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学习一门专业、从事某项职业的“人”。专业和职业的关键意义在于: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劳动者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挥其心智活力,进而实现自身价值。一门合适的专业、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定能激励人专注踏实地把事做好,让人从一项项具体工作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人、专业和工作三者方能实现契合。

  因此,当年轻人纠结“应不应该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时,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是:专业学得开不开心?有没有信心将所学的专业发展为未来事业?求学阶段,学校和家庭应为学生提供一片支持其自主探索专业兴趣的天地,使其尽可能学有所好、学有所成。选择工作岗位时,年轻人还需再度结合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进行斟酌:如果只把专业看作敲门砖,就要考虑好今后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可能挑战。如把专业看作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就还需在发挥专业能力的同时,运用工作岗位的平台继续探寻能力生长点、拓展事业空间。当然,如果有信心、有能力从专业领域出发建立一片值得长久耕耘的事业,就可以称得上找到了人生志业,这定会让人收获一幅充实、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画卷。即便是用“成本收益”的思维来做选择,也要有更长远的眼光,将短期求职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最后,专业说到底还是一种教育,它注定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年轻人的性情与思考带来长久影响。学科专业不只是面向社会分工培养专业人才的“加工厂”,学科的根基在于人类面向自然、社会和技术领域所形成的专门知识;学科学习也并不是把具有经济效益的知识“灌”进学生脑袋,而是将经过凝练的生活经验与智慧传承下去,带给学生看待世界的一套思维体系。专业学习还是一种日复一日的训练和熏陶,磨砺习惯性情,传递价值观念。面对漫长而难免坎坷的职业路途,好的专业教育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和心智历练,将会在风浪中为年轻人送去披荆斩棘的精神动力。

3.大三大四开始实习时机最合适

  学生提问:我应该怎样看待实习?实习是不是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栋梁:实习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习期间,学生能够进入到真实工作环境,了解更多具体职业要求,缩减“真实职场”与“理想职场”的心理差距;能够了解自身职业兴趣、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帮助学生更好规划职业发展;还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为未来做足准备。

  此前,我在做就业指导工作时,经常被学生问道:“大三大四才开始找实习,会不会太迟了?”其实,在我看来,什么时候实习最合适,不能一概而论。有同学认为实习越早越好,也有很多同学会在大二或者更早时寻找实习机会,但低年级学生往往课程较满,学习压力大,平衡学习与实习难度大。另外,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处理问题能力有限,不利于找到高质量、对口的实习机会。

  而在大三和大四时,学生对专业学习和了解更为深入,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时间安排也更灵活,这会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有自信。此外,大三大四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和目标岗位内容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可以更有目的地寻找与职业目标相关的实习机会。因此,综合考虑之下,在大三和大四找实习时机相对适合,能更好兼顾学习与实习,为后续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生们一定要重视实习,这些经历通常被视为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实习,学生可获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经验,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熟悉公司文化和工作流程等等。这些经验和技能,均是未来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以便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心仪的工作机会。

  在企业招聘时,企业人资会看重拥有丰富实习经验的毕业生,特别是与招聘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一方面他们会认为具有这些实习经验的求职者,能够更快适应并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毕业生拥有与招聘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招聘者会认为毕业生有意在这个行业深耕,能够长期稳定工作,给公司带来更大效益。

  但需要注意,实习经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还涉及如专业匹配度、个人综合能力等等因素。因此,在找工作时,学生需将实习经历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并且全面展示自己能力和潜力,才能增加自己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

4.要力争成为X型人才

  学生提问:如今找到称心的工作不容易,继续深造也很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选择?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许涛:尽管当前经济形势持续好转,但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破历史新高。而与此同时,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录取率不超过20%,超过300万考研学子落榜。在“就业难”和“考研难”的双重压力下,如何选择成为他们不得不直面的挑战。

  对此,学生首先要理解教育的本质。在奔向未来人生的赛跑中,大学为千万学子提供了公平的机会和起点。对学生来说,学习某一专业或课程的目的不是记诵“事实”或知识,而是获得智慧的启迪和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认识世界的自主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独特角色,从而把自己和宇宙万物、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并在创造性、自主性思考的基础上,找到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负责,成为想要成为的人。为此,学生们要从认知和精神的“内卷”和“内耗”中走出来,认识到未来回报丰厚的工作将是人工智能或电脑无法完成的工作。这样的工作需要学生发展创新精神以解决从未遇见的问题或创造全新未来。

  学生还要超越学科限制开展活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在颠覆传统的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机会,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要超越学科专业的限制,发现、发掘自己真正的潜能,跟随自己的热情和兴趣,而不是被暂时的“热点”“热门”所局限。换言之,在专业的选择和学习上,眼光要超越“独木”,看见成片“树林”,不屈从于短期潮流,更不要在“内卷”中把自己封闭在单一知识的牢笼中而成为与社会和时代脱节的“隐士”,而要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拓展思维、知识和能力的边界,优先学习那些具有生活价值的东西,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动下,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学,从而赢得未来的职场竞争。

  学生要力争成为X型人才。鉴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快速适应新任务、新挑战且具有工程师思维、商业思维、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的员工。X型人才是指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专业知识或领域能力,同时在知识深度、能力广度和思维创造性程度上能够自我迭代、灵活驾驭、敢于探索的创造力驱动型人才。如对X型产品开发者来说,他们不仅具备产品开发、品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能力,还要对产品和市场趋势具有深刻洞察、独到见解和创新力,能够创造颠覆性产品,引领市场变革。

  当然,关于“就业难”和“考研难”,从来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也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一劳永逸”“一招制胜”的秘诀。每个大学生都需要在人生和事业竞技场上找到或开创属于自己的赛道,用毅力和持久的热情把人生当作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牢记,对卓越的追求终将带来回报。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陈秋萦)

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3/28/nw.D110000gmrb_20230328_1-14.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