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年报]志愿服务就像在游戏中“闯关”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0-04-30  浏览:
  同济大学的世博志愿者们参加了5场试运行,并且即将首批踏上进入世博园区服务的岗位。令人倍感新奇的是,同济的志愿者有三件宝——七彩手环、金银铜奖牌和拼图钥匙扣,这样一套独特的激励机制让他们觉得很新鲜——志愿服务的过程,仿佛也是在电子游戏中进行着一场“闯关冒险”。

  “七彩手环”记录志愿者出勤率

  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既是太阳光辉的颜色,也是世博志愿者标志“七彩之心”的颜色构成——不仅仅如此,这还是同济大学的世博志愿者们梦寐以求想得到了一套完整的“世博志愿心”七彩手环的全部颜色。

  同济大学共招募了超过4500名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将分两批进入世博园,整整一个月他们都在为世博园区服务。同济大学想到了给每个志愿者发放一套“世博志愿心”七彩手环——当然,那你至少得保证每天都能完成出勤——每隔两三天,相关负责人就会给这一时间段满勤的志愿者发放一个颜色的手环,完整地干完半个月,那么一整套“七彩手环”就是你的新朋友了。

  这样的手环当然漂亮,上面有同济大学的校名和校徽,两个大写的繁体字“同济(濟)”,“济(濟)”字中间的部分又正好被世博志愿者的标志“心”代替。这怎不让年轻的“海宝一代”们爱不释手?

  “我们制作的时候,就在数量上要保证每个志愿者只要全勤,都能拿到一套完整的‘七彩手环’”,同济大学团委副书记崔莹向记者透露,“其实同学们还没见过手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也是想让大家到时候有个惊喜。”

  当然,考察出勤情况也是要人性化操作。崔莹表示:“之前几天的试运行,大家也都非常辛苦,不少志愿者都会觉得疲劳甚至身体不适,到世博正式开园的时候,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我们的同学表现得非常令人感动,真的是‘轻伤不下火线’,所以有些同学实在是身体状况不好,我们也还是希望他们先保重自己的身体,‘七彩手环’的发放上,学校肯定还是会人性化操作的。”

  披金戴银表彰优秀志愿者

  金牌、银牌、铜牌……这不是颁发给世界冠军的奖牌,而是授予表现杰出的“世博服务星”。这样的奖牌不是挂在脖子上,而是像胸章一样别在胸口。奖牌上写的是大写的繁体“同济(濟)”二字,“济(濟)”字中间的同样捧出一颗“七彩之心”。

  铜牌、银牌、金牌的背后当然是汗水,同时还对应着同济校内评选出的“每日之星”、“双周之星”乃至“每月之星”的优秀志愿者。

  崔莹介绍说:“按照目前的计划,我们会在所有同济的志愿者中,每天评选出表现最出色的20%同学评选为‘日星’,一批志愿者中评选‘双周星’的比例是2%,最后从全部4000多名同济志愿者中评选50个百里挑一的‘月星’,也就是到时候表彰的优秀志愿者。”

  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同济大学世博会志愿者“双周之星”申报表》,表格中需要填上志愿者的工作片区、岗位、“每日之星”获奖次数、事迹简介、一句话评语和片区长意见等。

  钥匙扣拼图强化志愿者团队精神

  得到两天“日星”,志愿者还有一个别样的奖励——一个可以连接钥匙圈的小拼图,每一块拼图的内容都是世博园区的一个片区或者重要场馆。

  当然,这只是整个拼图中的一块小拼版。整幅拼图是一个世博园区图,拼图的设计者也是一名同济的学生。之后,他又将整个画面拆分成7块拼版,加上一个小环,成为一个钥匙扣。

  而这对于他的志愿者同伴们就意味着——自己只有在志愿服务的半个月里,每一天都被评为“日星”,才能收集到7块拼版。

  但是,拼版的发放是随机的,即便是表现十分杰出的志愿者,也不太可能有这样的好运气——拿到7块不同的拼版,完成整个世博园区的拼图。

  “其实,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崔莹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志愿者之间能够互相调剂自己手中的拼版,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能够收到7块拼版的志愿者肯定是极其少数的,很多情况下,可能要几个志愿者一起,拼出一幅完整的世博园区图——这更有利于促进大家的凝聚力。”

  背后

  适合“九零后”的激励机制

  世博局园区志愿者部将实行“血条”的方式,记录志愿者的出勤情况,这一消息乍一曝光,就曾经得到了众多“与时俱进”的褒奖声。与此同时,很多承担着志愿者工作的高校也在探索类似的新型激励模式。

  “从年龄上说,世博志愿者是从‘八零后’向‘九零后’在过渡,并且以‘九零后’为主体,他们有着更新、更鲜活的想法。传统的集中表彰的模式固然还是需要的,但‘九零后’也需要一种更时尚的激励机制。”同济大学团委副书记崔莹向记者介绍说:“从上学期期末开始,校团委书记杨元飞老师就组织大家进行‘头脑风暴’,想要找到新的模式,去激励世博志愿者们——帮助他们找到对于志愿者团队的归属感,更好地完成世博志愿者的工作。”

  因而,同济大学制定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世博志愿者激励机制。除了这三项主要内容外,他们还根据志愿者的身体、心理疲劳规律,实行“3天周期”的士气激励措施,拍摄服务影像、定期慰问、个性化接送等手段,对志愿者进行精神和物质激励,保持志愿者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