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放日报和市科教党委、市科委联合座谈“自主创新”《 解放日报》2006-1-15

来源:   时间:2006-01-19  浏览:

--学习座谈会发言摘要

 学科链,应融入经济大循环
  万 钢(同济大学校长)
    高校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可向企业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可与企业互通共享
  日前,同济大学承担的“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工作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有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对话的地位。这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既有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更是高校和企业通力合作的成果。
  高校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也从中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动力。高校应将学科链融入企业生产大循环。要促进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采取措施鼓励科技资源和科研平台的全社会共享。国家重大研究和工程项目,完全可以向企业开放和扩散,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要与企业形成互通共享机制。同济大学已与上海大众、大电气集团、上海港机集团等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学校的技术力量成为企业开发部门的一部分,学校的科研平台向企业全方位开放。
  同济大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内规划新校区学科布局时,明确要组建现代装备制造学科链,与嘉定的汽车产业链紧密结合。校区内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嵌入式系统和大型计算重点实验室;校区周边正在建造我国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整车风洞,还与国家磁浮工程中心共建高速磁悬浮试验线,与轨道交通企业共建轨道交通试验线。目前,嘉定地区已形成了我国汽车和轨道交通产品开发的特大型科技研发平台。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