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更大贡献《解放日报》2006-1-15

来源:   时间:2006-01-19  浏览:

市科教党委、市科委与本报昨联合举办学习座谈会

   解放日报讯(记者傅贤伟徐敏)昨天,市科教党委、市科委与本报联合举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座谈会。参会部分党政机关、区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界人士认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聚焦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上海更大贡献。
  自主创新,首先在于理念创新。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认为,用什么样的创新理念指导创新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创新路径和模式。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按照全国科技大会整体部署,自主创新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如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创新模式的关系;基础性科学研究、应用性科学研究的关系等。结合上海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把握好这些关系,就能寻找到自主创新最佳途径。
  自主创新,关键在于提升创新能力。市科委主任李逸平表示,实施自主创新,要加快构筑产学研联盟,以项目为纽带,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激励双重力量,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别在科技创新链中准确定位,实现科学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速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蒋应时提出,增强上海城市创新能力,要实现“三个聚焦”:聚焦重大专项,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聚焦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突破各种体制机制瓶颈;聚焦张江品牌,加快形成以张江为核心、覆盖全市的高科技园区布局,努力使张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著名品牌。
  自主创新,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谈到,高校要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并且分担企业开发的责任和风险。科技进入经济的大系统、大循环中,就会获得无穷的活力和灵感。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朱志远表示,科研部门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突破学科壁垒,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分割,发挥综合优势,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许章林透露,“十一五”期间上海知识产权工作目标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形成知识产权发展与自主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管彤贤表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敢冒风险、紧盯市场、攻克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比拼,力争摘取技术创新“皇冠”上的“明珠”。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