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在同济大学举行
来源: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11-18 浏览:
11月14日至16日,第十九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暨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在同济大学举行。本届赛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同济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长三角地区19所高校的近300位师生参加。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张信琦、上海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洪来、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及全体参赛师生出席赛事开幕式。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金虎教授作了题为《高性能电池设计:从电极材料结构组装到储能应用》的专题报告,分享新能源化学前沿成果与应用前景,语言深入浅出,为参赛师生带来精准高效的学术启迪。
本届赛事延续“双项目并行”模式,同时新增多项创新举措,全面考查选手的综合素养。化学实验竞赛采用“实验理论知识笔试+实验操作考核”的综合考查模式。理论笔试时长2.5小时,既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大二级学科的实验理论,也融入学科交叉知识,重点考查实验安全规范与基础理论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考核分为无机合成与分析、有机合成、物理化学三大方向,选手通过抽签分组参与,核心考察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熟练度与科学方法运用,全程坚守“安全第一、精准高效”原则。
实验竞赛正式开考前,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开展安全培训。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操演示相结合的形式,系统讲解实验安全规范、危险试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流程,帮助选手强化安全意识、掌握防护技能,为赛事安全有序开展筑牢基础。

创新设计竞赛延续“新创实验设计、已有实验改进设计、科普实验设计”三大经典赛道,鼓励选手运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赋能化学实验创新。赛事采用线上全盲评审模式,由3位权威专家进行函评与答辩评审,确保评审公平公正,充分挖掘具有应用价值与创新潜力的设计方案。

11月16日,竞赛闭幕式现场播放了赛事集锦视频,快速回顾笔试凝神、实操专注、答辩自信的精彩瞬间,引发全场共鸣。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感谢市教委、教指委及赞助单位的支持,肯定选手们展现出的扎实专业功底、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期望学子们再接再厉,为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贡献力量。颁奖环节分别为优秀指导教师、化学实验竞赛获奖选手、创新设计竞赛获奖选手颁发奖状、奖牌,并为26名志愿者颁发证书。学生代表和指导教师代表分享了竞赛体悟和教学指导心得。




作为承办方,同济大学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优势,启用新建智能实验室,配备多套先进实验装置,为赛事提供了优质的硬件保障;26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参赛师生提供全程贴心服务;分时段考核、食宿交通统筹安排等后勤保障措施,确保了赛事高效有序推进。同时,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高信化玻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台雄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为赛事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