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规划团队为建阳马伏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全过程陪伴式服务
来源:南平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5-07-25 浏览:
马伏村位于“建阳—武夷”新南平核心,是理孝文化承载地,朱子理学启蒙地。近年来,当地探索“五合一”链条模式,以一规划、一导则为蓝图,邀请同济大学规划团队开展全过程陪伴式服务,建设马伏熹云湾项目,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成为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的网红打卡点。

7月24日,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一行来到建阳区马伏村考察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情况,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2024年3月,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全过程陪伴式服务,规划团队驻村调研,结合马伏村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和实际功能需求,进行科学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田园、山林、水岸与村居,以麻阳溪千载文脉为魂,建设一条活力老街、一带魅力水岸,丰富文化研学、农耕体验、休闲游玩等业态体系。

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林华斌介绍,跟原来的这种修旧如旧的做法不一样,我们采取新旧结合的理念,让旧的更旧,让新的更新,然后通过碰撞产生美感。第二个,是在我们的整个模式上有一个突破。我们这次是先把所有的运营业态想清楚,把我们房子里面要装的内容先落实好,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开展规划设计,使之与我们后期的经营业态相匹配。第三个,从这个资金上来源来说,我们也有突破,就是原来我们都是通过这个政策补助资金,包括专项债相关的一些渠道,这次我们是通过政策银行的方式,解决了我们建设资金的问题。

在建设中,项目采取“EPC+O”的模式,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形成“国企+运营公司+镇村+村民”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村庄内闲置的古建筑和空间,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巧妙地活化转化为多样化的文旅产品,开发出“麻阳溪千载文脉馆”“云庄书院”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为马伏村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林华斌说:“我们一定会用交叉学科的视野来对待这个问题,因为乡村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包含了社会学的东西,包含了生态学的东西,包含了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一些相关的这种研究方向。所以,我们在未来做乡村振兴项目的时候,会联动大学的各个学科各个平台,然后更全面更综合地来推动乡村振兴。”

作为城市的“后花园”,如今,马伏熹云湾丰富多样的业态,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2025年“五一”期间,日均游客量突破一万人、比增601%。


建阳区莒口镇人民政府镇长范启昌表示,有33个业态,让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在这里玩得开心、住得舒心。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一个乡村振兴研学基地,一天可以同时容纳500人,把我们马伏的特色亮点通过研学,让各地的游客和学生能够宣传出去,把我们的特色产品卖出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