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作委员会携手同济大学编制《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协同驱动新质发展白皮书》

来源: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时间:2025-07-23  浏览:

在新质生产力与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交汇点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赋能的时空智能技术正成为驱动低空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引擎。作为重塑经济格局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国低空经济(涵盖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多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其对高精度、实时化、三维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时空智能技术正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时空基准、智能空域管理与决策支持的关键支撑。

为此,在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作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刘春领衔的时空智能感知团队,立足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成果,正式发布《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协同驱动新质发展白皮书》。

该白皮书旨在系统阐述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关键技术路径与典型应用场景,致力于解答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如何通过时空智能化手段提升低空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空域安全、赋能产业创新,力求为相关政策制定、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提供权威参考与行动指南。

同济大学刘春教授团队长期聚焦“复杂空间环境精准定量感知与智能处理”,在无人系统研发、自主协同观测、遥感智能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团队突破了视觉SLAM、三维场景智能重建等核心技术瓶颈,形成了机器人高精度建模与自主导航定位的系列原创理论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出多模态智能无人系统装备。

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多模态任务载荷,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牵头发布首个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多传感器一致性检测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在多任务载荷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质量评价领域的标准空白。

团队与中国建筑集团、上海机场集团、宇树科技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理论研究—装备研制—智能处理—行业应用”的产学研用闭环,有力推动了技术成果转化与落地。

团队成员的深度研究与系统性撰写,确保白皮书文本兼具理论创新性、技术系统性与实践适配性,为低空智能感知领域发展提供阶段性研究成果。

该白皮书聚焦“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的协同驱动”,深入解析二者在技术、政策、产业层面的深度融合逻辑,为行业发展提供系统性参考。白皮书主体内容涵盖“政策与战略驱动”“协同逻辑框架”“核心技术体系”“典型应用场景”“结论与展望”五大篇章。

时空智能技术是支撑国家空域管理现代化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该白皮书依托同济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及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政产学研用”融合平台,创新性提出“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场景落地”体系,为行业提供了系统性的发展思路与解决方案。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亟需以“标准先行、生态共建”为核心路径,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低空经济全价值链,携手共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低空智能感知新生态。在此过程中,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作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行业力量推进标准制定与技术协同,为低空智能感知新生态的构建提供坚实支撑。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