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启航 安居筑梦”,4月27日,“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第四季)高校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行动在同济大学启动,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等联合主办,助力更多毕业学子扎根上海、成长发展。
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建筑地产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同济大学承办的首期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建筑行业师资培训班近日在校举办,历时5天,以进一步推动“专业+人工智能”教育融合,通过为高校教师赋能,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注入新动能。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同济大学始终把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招生—培养—深造—就业—校友”人才成长全链条,举各方之力,打好“组合拳”,加快构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努力为促进毕业学子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健全求职招聘体系,千企万岗进校园
在不久前于四平路校区举行的同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综合招聘会上,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小袁以出色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胜出,赢得上海保杰创新建设集团青睐,当场成功签约。
加上春季校园招聘会嘉定校区专场,此次共有450多家用人单位进校揽才,诚意满满,引来大批毕业学子纷至沓来,千余人次达成初步意向。这是学校推进“千企万岗进校园”的又一实际行动。

自学校启动2025届毕业生“千企万岗进校园”活动以来,已定向邀请千余家优质用人单位来校,先后举办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秋季综合招聘会、春季综合招聘会,以及学院各类专场招聘活动20余场,党政企事业单位来校开展宣讲、组团招聘、人才座谈500余场,万余个岗位虚位以待。本月,除多个学院主办的专场招聘会外,学校主办的文科教育类专场招聘会、博士生专场招聘会也分别于4月18日、25日迎来又一批用人单位进驻揽才。
校院领导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走访各地合作企业,举办超过80场访企拓岗校企人才座谈交流会,将访企拓岗成果转化为就业市场资源。
强化就业指导体系,“五大营”加油护航
“感谢学校为毕业生开设的‘简历门诊’,简历经过修改后,我收到了好几家单位的面试邀请,最终与心仪的知名企业成功签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毕业生小敏说。

如何提升毕业学子的就业实战实力?训练营、实践营、成长营一齐来助力,学校持续推出“五大营”系列活动,帮助毕业学子逐步增强就业能力。“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指导学生模拟面试、简历问诊,今年以来已开展20余场简历门诊和面试模拟,参与学生500余人次。“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营”邀请职场专家,针对工作礼仪、沟通技巧等开展实务训练。“青松计划就业实践营”近日已向用人单位发出邀请,将组织又一批学生团队暑期赴企事业单位实习,搭建起精准对接、双向赋能的实践桥梁。“扬帆成长营”为有志于从事选调生、公务员等工作的学生提供支持,已面向2025届毕业生开展近60场活动,服务学生超5000人次,上周刚刚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招募。还有“国际组织储备人才训练营”近日已启动报名,将于5月上旬开营,为有志进入国际组织实习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全球胜任力”训练。
巩固支持保障体系,AI赋能学生就业
打开“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的一众招聘信息扑面而来,还有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功能板块一目了然。打开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通知公告、招聘公告、校园招聘、服务指南等菜单板块清晰明了,各板块资讯丰富、集成度高。

善用大数据,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就业。作为学校智慧校园“十大工程”之一,学校正在积极开发“学生就业大数据系统”,集成学生在校成长全链条数据,为学生求职画像,通过研制人岗精准匹配算法,实现就业岗位精准推送。
学校还加强对就业进展数据的监测,对就业帮扶对象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提供就业优先服务。
学校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优化培养供给体系,强化就业指导体系、健全求职招聘体系、完善帮扶援助体系、创新监测评价体系,巩固支持保障体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