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联合主办全国高校首届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时间:2023-12-06  浏览:

12月1日至2日,全国高校首届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及圆桌论坛在上海举行,全国60多所高校的近百位教育者参加了活动。会议聚焦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邀请政府、高校、企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公益创新创业”主题共话高校工作经验,展示前沿理论探索及行业实践成果,协力推进全国高校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许涛主持了研讨会。

会上,10位主旨演讲嘉宾就如何把握强国建设战略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带来了全新分享。上海颂鼎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郭艳刚分享了入选联合国2023年《上海手册》全球24个案例之一的《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可持续社会创新的试验田》实践成果。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张晓军介绍了运用项目驱动、实践性课程和非正式学习通道等方式,培养具备全球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人才的经验。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钟晓华从一线教师的视野,探讨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公益育人中的关键作用。CESIM中国运营部负责人付玲提出了在AI时代中,应用商业模拟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的新理念。

“全国高校公益创新创业育人共同体”校际交流机制在研讨会当天正式启动,旨在培养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理念的大学生,推动公益融合和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华北电力大学朱晓红、合肥工业大学李军鹏、复旦大学俞志元、广西师范大学蒙志明、深圳大学罗文恩和同济大学许涛6位专家教授分别以《社会企业业务模式及其人才培养需求》《聚焦“四全目标”、推动“1-6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与实践》《培养青年社会创新领导力》《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及行动》《公益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讨》《ESG话语体系下的社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启示:教什么?如何教?》为题,分享了各自在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效。参与研讨的专家和从业者充分认同合作共建公益创新创业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性,共同呼吁高校加强跨界协同,借助新技术提供更实践、更多元的培养环境,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创新能力的公益创业人才,为民生福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持续改善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会议同期举办了全国高校产学研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合共建圆桌论坛。上海公益创业育人实践基地项目负责人谢文轶、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双创服务部部长姚栋华分别担任主持人,围绕“公益如何育人”和“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如何创新”等话题和11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部分高校代表出席了随后举行的第五届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业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5年来公益创业大赛参赛队伍数量超过1200个,吸引全国百余所高校参与,大赛主办方与相关高校开展了各类合作30多项,成为校社协同、助力公益双创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品牌。

研讨会上,同济大学MBA/EMBA“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计划第一期学员还以“从优秀到卓越:商业向善·民生”为主题,进行了8个公益创新创业项目的结项汇报。这些项目涉及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女性发展、非遗文化、残健融合、残疾人就业、未保关爱以及社区营造等议题。未来,同济大学MBA/EMBA“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计划将持续升级迭代,完善机制和模式,通过政产学研协同、项目制、实践化的方式,为全国高校MBA/EMBA群体参与社会创新与创业打造公益创新创业的“同济方案”。

作为研讨会发起方之一的同济大学在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比如,创新创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分别与上海公益创业基地签订了公益育人合作协议,并协同多方力量共建了旨在培养公益创新创业人才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创新创业》。学校立足不同时期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动态调整、持续完善高水平课程体系和育人环境,长期致力于营造“城校共生”的育人生态。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业大赛组委会指导,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颂鼎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和上海市浦江社会组织促进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和中国银行提供了活动支持。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处、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复旦大学教务处、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