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科学与文化”第三课开讲,汪品先院士讲述“人类与海洋”

来源: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时间:2021-04-08  浏览:


4月7日晚7时,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第三课在四平路校区开讲。

上课伊始,汪品先院士就上一讲“科学与视野”学生留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从“视野和人类中心论”“欧洲中心论”两个视角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具备科学广阔视野的意义与必要性。

第三讲的主题是“人类与海洋”,汪品先院士首先回顾了人类对海洋的最初认识。古人不知道海洋有多大,华夏民族以为黄河流域是世界中心,欧洲以地中海为中心,曾经大洋被认为是世界的尽头。经过15至17世纪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后,人类方才明白海洋多大。而19至20世纪测深技术的发展让人类逐渐了解到海洋有多深。

随后,汪品先院士分别从横向和垂向两个维度讲述人类进入海洋的过程。“一部社会史,也可以从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他说,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来源于爱琴海的海洋文明逐步征服了世界。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是人类进入海洋的转折,人类的活动从近岸扩展到远洋,欧洲一批“大国崛起”,改变了历史的运行轨迹。20至21世纪,人类从垂向上进入海洋,人类的活动正在从海面和海岸拓展到深海、海底。整体上说,深海至今还是个未知的黑暗世界,人类开发海洋必须了解海洋,因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科技挑战。

在汪品先院士看来,“成也海洋败也海洋”,人类对海洋、尤其是深海的了解太差, 技术上的失误容易造成重大灾害;与陆地不同,深海过程比陆地缓慢得多,对海洋资源性质的误导容易造成战略错误;海洋因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灾害,缺乏了解可以引起意外的灾难事故; 误以为海洋容积巨大无边,把海洋当作“垃圾桶”会造成重大污染。他指出,人类认识深海任重而道远。

最后,汪品先院士谈到我国正面临着华夏振兴路上的海洋关。他说,我国曾痛失历史机遇,现在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 海、陆文明的界限逐渐消失,古老而维新的华夏文明孕育着巨大的创新潜能,看我国能不能抓住机遇,铸造海陆融合的新文明,过好华夏振兴的海洋关,让“少年中国”以海陆结合的新面貌立足于世界之林。“深耕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他以这12个字作结,勉励青年学子。

新生院学生和梦彤说:“今天听了汪院士讲述的人类与海洋,我对于海洋的认识也更深刻了。人类潜入深海,立足海底向上看,才明白海洋是一个双向系统,不但有自上而下,还有自下而上的能流和物流。我们要勇敢地探索海洋,为人类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新生院学生贺禧说:“汪院士的讲课让我懂得,我们对于海洋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我们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正如汪院士所说,我们对于海洋的开发不能有‘淘金热’。我们应该持续稳步推进海洋发展,与海洋和谐共生。”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公冶祥嵩说:“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探索史,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正逐步在垂直的方向上深入海洋,一步步突破深度的极限,给这个黑暗世界带来了文明的光亮。汪院士的讲授再一次突破了我的认知,我深感获益良多。”

    当晚,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全体学生在教室同步聆听了汪品先院士的这堂课。这是2020年4月起开展的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的活动之一,也是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学院,携手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之一。

此次授课还通过学校各大平台进行直播,有近8万人次在线收看。(何韵竹)

相关链接:  

            《汪品先院士再度开讲“科学与文化”课,希望“在科学与文化之间构筑桥梁”》 

               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03/76797.htm

     


 汪品先院士上完课后骑着自行车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