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三全育人”进行时⑫∣践行“科研育人”,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

来源:科研管理部   时间:2020-11-13  浏览:

同济大学自2018年10月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以推动人才培养理念变革为着眼点,围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凝聚师生共识,从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三个层级,统一思想观念,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各部门将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科研管理部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设计、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平台与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设计,全面提升科研育人能力

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面向国家未来需求开展科研育人。对标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对接学校“双一流”建设,启动面向2035基础和重大技术研究领域的凝练工作。经过数轮调研、征集及凝练,初步提出面向未来10至15年学校拟进行前瞻性布局的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形成《同济大学面向2035基础和重大技术研究领域凝练和布局(草案)》。结合未来重点支持的科研方向,将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持续研究,同时结合科研开展面向国家未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科研育人水平。对标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启动并正在推进《同济大学“十四五”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对学校未来科技工作进行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一流科研支撑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科研育人。为进一步突出和强调基础研究、高水平科研导向,学校对现行《同济大学获奖科研成果(自然科学类)配套奖励办法(试行)》(同科[2014]1号)《同济大学高水平论文(自然科学类)奖励办法(2016年修订)》(同济科[2016]5号)启动修订,形成《同济大学高水平科研能力提升综合奖励规定》,目前已经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将正式公布实施。该《规定》进一步聚焦和加大对各类高水平科研活动和成果的奖励,鼓励广大科研人员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强“从0到1”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修订学校二级学院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进一步突出高水平科研指标的同时,补充完善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期刊任职等国际学术影响力指标,鼓励学院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修订校内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研标准,在对学科实施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评聘标准和要求,更加突出强调基础研究科研和高水平科研成果,鼓励和引导教师开展高水平科研,以高水平科研为支撑开展科研育人。2019年学校获得国家奖6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得教育部奖8项,其中主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获得上海市一等奖13项、国际合作奖1项、青年科技奖1项。以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CNS、PNAS及其子刊上论文30篇、ESI高被引论文507篇,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直博生余天雄与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Birgit S. Koppetsch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上发表文章。

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高绍荣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开展科教协同育人。学校积极承担各类重大科研项目,为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3项,承担课题199项;2019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2019年学校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项,其中杰青5项、优青12项、重点项目13项。学校针对在研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予以研究生名额专项支持,鼓励和支持教师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对接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校内自主设立学科交叉项目预研资助,其中对学科交叉重大项目配备研究生招生名额,以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复合交叉人才培养。2019年校内资助学科交叉项目30项,并下拨学科交叉专项研究生招生推免名额。此外,学校专门设置学生科技创新专项,重点面向本科生,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和校团委具体实施,支持和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探索。

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育人环境

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出台《同济大学科研诚信建设与管理办法》,将所有教职工、学生及其他以同济大学名义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全部纳入科研诚信管理体系,明确校内各类主体关于科研诚信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明确科研失信行为清单及失信行为的处理方式、处理程序和问责机制,引导师生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守科研活动规范、践行科研诚信要求、坚守法纪底线。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术道德委员会,与二级单位学术(教授)委员会配合,对各类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学校记录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在学校、学院评估考核中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正在积极筹备校学术委员会换届,对照《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同济大学章程》(2018年教育部核准)《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等,借鉴其他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相关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校学术委员会的定位、职责、组成、工作机制等提出建议,推动学校学术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加强学术诚信宣传,倡导营造优良学风。通过媒体、宣讲会及学术规范优秀案例宣传等多样化形式对学术诚信制度和过往处理案例进行宣传教育,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组织研究生代表参加由上海市科协、市教委2019年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并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联合研究生院、学研工部报送同济大学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案例“基于学术生涯规律,构建立体式全链条学术诚信教育体系”,被收录进入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优秀项目案例集》。2019年10月,举办首期“大师讲坛”,邀请李德仁院士作题为《老师教我做人做学问》的报告,参会青年教师、研究生反响强烈,教育意义重大。后续拟邀请更多优秀的科学家来校进行讲座,形成“大师讲坛”系列。

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科研育人平台

积极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科研育人平台。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海底科学观测网”东海子网和监测与数据中心初步设计评审通过,项目建设迈出关键的一步,为引领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入选首批7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全国仅有的2个干细胞国家库之一),成为开展干细胞研究与转化的重要科研平台。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成立,将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共同打造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高地,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该中心已争取并获批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同时获批并启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旨在培养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首批人工智能博士生已于2019年9月份入学。新增“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目前,我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基地平台1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8个,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加强科研平台开放,提高平台育人水平。学校所有科研平台面向学生开放,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育人。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同济大学-东京大学地球科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等系列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为学生提供科研交流平台;设立“海洋地质”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创新,2019年8名学生获得了“海洋地质”奖学金,其中本科生4人、研究生4人。依托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同济大学深海科学科普基地,不仅是同济学子科学实践的科普场馆,2019年寒暑假期间,更为周边5所中学提供了近40场次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达147人。同时,基地还面向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开发深海主题创新课程6场、科普教具2套以及互动实验2个,在全年481个团次活动中,参与的大学生3780人次、中学生15120人次、小学生7560人次。此外,基地秉承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互通的理念,贯穿于各类学生活动和赛事中,将晦涩的科学知识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进行传播,除了26场常规活动外,还制作了1本科普图书,举办了2场船岸直播连线,制作了4部短视频、2个云电台节目,公众号及网站发布科普报道30余篇。形成深海科学科普基地特有的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全方位机制。以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面向校内外青少年开放活动,指导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大阶段的青少年开展实验动手实践,共计接待青少年逾3000人次。同济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也积极开展科研基地开放、科普基地开放、走进中小学和社区等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2019年9月,同济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科研管理部主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协办“2019年同济大学全国科普日活动——科研基地参观活动”,组织四平路校区4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参观了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5多功能振动台)、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杨博欣)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