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进行时⑥|外国语学院:11位导师驻楼,与学子轻松夜话
来源:外国语学院、新闻中心
时间:2020-01-02 浏览:
社区讲堂、学术沙龙、师生对话、成长问诊……自今年下半年“驻楼导师工作站”启动以来,外国语学院11位知名教授、学者作为驻楼导师,先后走进第一片区西北一楼,与在此居住的青年学子轻松夜话,覆盖了近20个学院130余名学生。
“驻楼导师们不仅用专业知识来引导我们,还以自身奋斗经历激励我们,在轻松愉快交谈中解除了我们思想上的不少困惑。”来自新生院济世学堂的冯一萌同学说。
11月1日,一场关于“日本吉祥物”的社区分享吸引了“熊本熊”和“锦鲤”动漫迷们。日语系的林茜茜老师从同学们喜欢的动漫形象切入,为同学们分享了日本卡通形象背后文化渊源和有趣的小故事,介绍了日本吉祥物的起源与发展、吉祥物相关的赛事、吉祥物对日本传媒及经济的影响等,并将自己带来的日本小礼物赠送给大家,让学生们体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学期“驻楼导师工作站”所邀请的11位导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以自身阅历和专业素养,为社区同学带来了具有“国际范”的解读。

“翻译时,如何再现王维的《鹿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的意境?”12月12日的社区讲堂中,副院长陈琳教授把这样的疑问抛给了大家,并鼓励在场同学翻译这首诗歌。陈教授随后结合多位美国译者的译文,讲述了译诗重在意境而非字面,并介绍了二战后中国的山水诗在美国盛行一时的情况。他者视角让学生们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社区是年轻人主要的生活交流区,在这里,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名师指点下,在轻松氛围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干货”。针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话题,英语系李梅教授就结合多年的育人经验和涉外工作经历,给出了“认识自己”“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三步走的规划,并介绍了提高知识型工作效率的体系--DIPS。当天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多位驻楼导师在社区与学生面对面,心贴心,愿意直面学生的困惑和难题,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产生了因材施教、“靶向”引导的效果。



驻楼导师工作站是外国语学院开展“三全育人”的着力点之一,学院还着力建设了多个育人品牌。“求职季”到了,双语简历经过“简历问诊”党员志愿先锋队的修改润色,让有意愿去国际组织求职的同学更自信;发挥专业所长,规范井冈山、延安、遵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的公示语英语表达,“红色留声机”线上电台宣传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一个个“红色中国、世界传播”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实践项目……学院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把思想教育、专业认同、传播传统文化与讲好中国故事相整合,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全面发力,向纵深发展。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