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后简称交通学院)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六篇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两篇入选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热点论文(前1‰);主持的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交通学院围绕交通运输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按照“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的工作思路,依托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开展科学研究的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在学科平台建设、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实现交通强国梦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构建大平台 承担大任务
2018年,交通学院先后获批建设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相关省市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多个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平台;成立了中国交通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未来交通高端智库。加上学校已有的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重交通道路耐久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同济交通学科已拥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相对齐全的高层次学科平台。
围绕国家重点专项“综合交通与智能交通”,学院科研团队依托学科平台与兄弟单位合作,获批主持2个项目、5个课题。其中包括由孙立军教授负责的“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智能仿真理论和方法”项目;由凌建明教授负责的“道路设施状态智能联网监测预警”项目;由杨晓光教授负责的“混合交通群体协同决策与优化控制理论及方法研究”课题;由马万经教授负责的“场景目标导向的交通组织与控制协同优化方法”课题;由钱劲松教授负责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机理及感知数据解析方法”课题;由孙剑教授负责的“车路协同一体化仿真与典型场景测试验证”课题;由李健研究员负责的“城市交通‘状态迁移—态势演化’的敏捷预测与可靠推演”课题。同时,学院进一步深化特色研究领域,丰富原创性、适用型研究成果,带动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
依托大团队 催生大成果
近年来,交通学院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前沿科学技术,组建了一批由在编教授领衔、以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为支撑的大科研团队,多个团队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2018年,由周顺华教授团队牵头的“地下工程穿越高速铁路的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赵鸿铎教授、谈至明教授团队参与主要工作的“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顺华教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周顺华教授团队提出了主动减小应力释放的下穿铁路设计方法、自动平衡应力释放的精细化下穿施工控制技术、智能感控应力释放的下穿施工装置,形成了下穿铁路的全套技术,实现了下穿铁路施工由列车限速45公里/小时到300公里/小时不限速,率先突破了下穿高铁施工禁区,并主编制定了国际首部下穿高铁标准。赵鸿铎教授、谈至明教授团队研发了混凝土铺面表面功能革新以及低交通干扰下的快速修复工艺和装备,攻克了结构计算理论和结构早期断裂控制技术、高品质建造方法和施工技术、铺面快速修复中的技术难关,构建了重载混凝土铺面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体系。
在大科研团队的强有力支撑下,马万经教授牵头的“城市公交高效运行集成设计与控制优化关键技术”、钱劲松教授技术负责的“山区花岗岩残积土路基智能建养技术”,分别获得2018 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王俊骅教授参与的“面向主动交通安全的城市车辆在线位置服务关键理论技术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强化基础研究 提升国际影响
交通学院科研团队注重在实践中提炼理论成果,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多点开花。
去年,学院六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两篇为ESI全球热点论文。袁捷教授和肖飞鹏教授与博士生王嘉宇等在铺面工程沥青材料可持续领域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建立了沥青材料黏弹性性能与环境效益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沥青改性剂用量的优化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第189卷上,论文入选ESI前千分之一高被引论文。邹亚杰副教授与其他高校学者合作,在交通工程驾驶变道行为预测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高精度的驾驶变道行为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以共同作者身份2018年发表在工程技术著名国际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第91卷上,邹亚杰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论文入选ESI前千分之一高被引论文。
在沥青材料流变行为实验中,肖飞鹏教授(中)带领中外学生开展科学实验。
孙大权和朱兴一教授在解密沥青自愈合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并结合多尺度试验发现愈合温度是影响沥青自愈合能力的重要外部因素,当愈合温度处在沥青自身相变温度范围之内时,沥青的自愈合能力会显著提高,相关研究成果2018年发表在国际燃料领域著名期刊《Fuel》上, 并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连续2次入选ESI前1%。
推动成果转化 聚焦社会服务
在现有组织科研机制下,交通学院创新组建跨团队合作,深入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服务,积极推动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018年,学院与太原市公安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交通治理专家组和科学研究团队,在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交通科技创新、交通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可持续的战略合作,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让太原市交通运行更有序、更安全、更高效,全面提升太原市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服务太原国际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设。学院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一起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仿真场景库、自主泊车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孵化。
在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特殊历史阶段,交通学院在变与不变中寻求交通科技创新。一方面,大胆突破,进行科研机制改革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始终秉持交通强国、服务社会的初心,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交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学院院长凌建明表示:“只有在精准把握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上及时改革机制和特色发展,才能让科技创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推动学科走向高峰,走向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