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我校进行视察,了解我校学科发展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情况,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听取了学校发展的介绍,尤其世博会规划、奥运场馆设计、桥梁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等方面的介绍;察看了氢能源汽车和大礼堂等节约型校园建设项目;观看了“创建节约型校园展览”和“同济大学5.12抗震救灾图片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教育部部长周济,上海市市长韩正等一同视察。


国家需要是同济发展的动力。同济大学一直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为指针,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建筑、土木、桥梁、交通、环境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我校提交的2010年世博会规划进入三甲,是国内唯一的方案,我校教授分别担任世博会总规划师、布展总策划市、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我校负责设计了奥运乒乓球馆的设计,参与鸟巢钢结构设计;作为我国桥梁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我国60多座大跨400米以上的桥梁中,同济人直接参与70%以上;主持研发了四代氢能源汽车,前不久20辆氢能源汽车从同济园开往奥运场馆,等。

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同济人心与灾区人民在一起,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除了在第一时间内积极捐款,医疗志愿者积极投入灾区救死扶伤外,同济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突出科研、智力服务,组织了抗震救灾专业技术服务队,来自土木防灾减灾、结构、交通、道路、桥梁、地质、岩土、隧道、环境、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医学、疾病控制、心理疏导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近300人次奔赴灾区,奋战第一线,在灾害评估、房屋检测、安置规划、重建规划、污水处理、建筑废弃物利用、救治伤员、援建学校、心理辅导等方面贡献心智,并援建了向峨小学。

创建节约型校园是近年来同济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自2003年起同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先后建立了大礼堂、学生浴室、湿地、文远楼等十多个节能项目,经过近几年全校上下的努力,校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节约风貌,建立起科技节能、管理节能和宣传节能三位一体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体系,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贯通的节能工作局面,进而达到了节能育人,和谐校园的目标。节约型校园建设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和上海市领导曾作出批示“同济大学的做法值得推广”。

在视察过程中,刘延东认真听取介绍,仔细浏览展板,专注察看项目,并不时插话询问,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刘延东一行对同济大学的发展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表示赞赏,给予了“百年育人、创新建国”的积极评价,在参观氢能源汽车时,她高兴地与研发人员合影留念。陪同视察的校领导有:周家伦、裴钢、李永盛、周祖翼、杨东援、李国强、陈小龙、陆敏恂、马锦明、姜富明、郑惠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