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屏如面,导师就在你身边!“云关爱”“云指导”不断线
来源:新闻中心、各团队
时间:2022-04-25 浏览:
他们爱生如子,为学、为事、为人,他们始终将师者责任牢记于心。疫情之下,他们的“战场”转入“云端”。见屏如面,仿佛就在学子身边。一次次“云上”同框,点拨、解惑、指引、切磋,科研攻关不止步,“云指导”“云关爱”未断线。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
为学子特别增加高品质“学术大餐”
“我没想到,疫情来袭,我和我的导师在物理馆7楼,会做这么长时间门对门的邻居。”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魏振博笑着说,“每天一早,王老师就拍我的门让我起床,吃完早餐后抓紧写论文。说实话,老师的这个节奏我还真有点跟不上。”这位平时在同事和学生们眼里“待机”时间超长的王老师,这段日子里更是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
疫情之下,实验工作虽然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往常每周必开的组会自动开启“云上”模式,准点准时,未曾停歇。听取学生们汇报研究新进展,想学生之所想,倾听他们当前所思所需。他对同学们说:“虽然疫情期间不能满足做实验的需求,但这正是我们安下心来多读文献、思考问题的好机会。”
自3月21日开始,课题组的微信通知群就被一长串学术报告海报刷了屏,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斯坦福等12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位光电信息领域顶级青年专家学者送来了专属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其中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报告会是从早晨6:30开始的。“这是王老师在特殊时期为我们特别增加的学术大餐,以开阔我们的学术视野,我们感到受益匪浅。”同学们说。
“一对一”关爱指导未曾断档。“王老师总是希望我们能积极同他开展讨论,能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老师的专注、严于律己让我自愧不如。”博士研究生吴佳莉说,“有时,我刚把修改好的文章发给老师,当天或者第二天就会收到他的回复。偶尔我拖延了,他还会询问我的进展。”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
带领团队老师驻守校园,科研攻坚不停步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团队接连传来好消息。继4月中旬团队一篇论文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线后,又有 2篇研究论文被《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1篇国际合作研究论文被《科学》(Science)正式接收。
特殊时期,扛起特殊责任。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带头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身先士卒,自3月9日学校进入动态封闭管理起就带领团队多位老师开启了全天候的驻校生活。考虑到生命学科是一门依赖实验数据的学科,许多实验周期长、实验终止和保存条件苛刻等特点,在校园动态管控早期,他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通过导师负责制对实验样品进行安全保存。对课题组研究生,高绍荣教授与团队教师定期同他们开展线上小组讨论与交流,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情绪变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总结和论文撰写、开题和中期报告以及文献学习等,推进科研工作不停步。
团队老师陈嘉瑜教授说:“受到高老师的鼓舞,我们团队一直保持了至少3-4名教师坚守实验,分别入住实验室,与学生一起坚持科研。高老师每天都要抽出时间与相关研究项目的老师和同学进行线上交流,了解研究进展,帮助大家修改论文。”
“高老师说现在工作干扰少,特别适合研究项目的总结和论文撰写等工作。我们现在组织了不少学生在准备写综述,在推进学习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梳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团队老师高亚威教授说。
除上述成果外,团队有多篇论文在修改返回阶段,还有多个重要研究项目在投稿前的准备阶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教授:
一篇篇研究论文浸透着老师的智慧和心血
这一个多月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教授团队发表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刷新。“每一篇论文都浸透着杜老师的智慧和心血。”同学们说。
4月1日,博士生孙敏的论文以增选封面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另一篇论文也即将见刊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4月中旬,已在高校任教的博士毕业生孙辉的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日,经过与杜老师多次线上讨论,江金辉博士已将论文修改稿返回给了《材料化学》(Chemistry of Materials)。他说:“杜老师与我反复多次讨论论文思路,经常帮我修改到夜深,让我原本焦躁不安的心情平静了不少。”其间,还有3位博士生先后完成了论文投稿。
自3月9日学校实行疫情防控动态管控以来,杜建忠教授为了尽可能不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及时调整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方式。他要求学生将开题、写作、数据分析、理论计算等非实验工作前置,“把每一分钟都要利用起来”。“你们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难处可随时跟我说。”他通过定期的“云组会”和不定期的个性化指导,时刻关切着各位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和科研状况,努力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化压力为动力”,急学生之所急,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
随着一篇篇论文接连见刊,同学们在这段艰难时光里品尝到了在老师指导下探索科学真理的那份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