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⑦|他是学生择师的“香饽饽”——黄宏伟团队导学纪实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8-03  浏览:

“获得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他是实至名归。学问好、品行高,思想新锐!”记者就黄宏伟教授团队获评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的事采访土木学院相关师生时,大家众口一词。如此齐声夸奖一位研究生导师,记者寻找答案的好奇心被深度唤醒:必须一探究竟。 

说起智慧地下,他就刹不住车

“嗯嗯好!再往后推个半小时吧。”滔滔不绝的黄宏伟教授,停下过程风险存在的“双十一”问题的讲解,对着那位已经来过两通电话的人解释。6月11日下午,黄宏伟正在跟记者科普岩土与隧道工程安全的智慧监测检测知识。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的创建人,黄宏伟充满激情地跟记者讲解无线感知网络入隧道、进涵洞,跟着钻机、顺着岩壁,盯着土与石头的静与动,监视着铁路、边坡的蛛丝马迹,他说:“我们要把汉字的‘智’慧’活化到监测、检测中去,要对当代土木工程展开简便、快捷、高效的‘望闻问切’。”他的声音慷慨、洪亮,语气里带着北方人特有的爽朗。

黄宏伟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近年来,由上世纪60年代地下建筑教研室发展而来的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已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先后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深中通道、上海长江隧道工程、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上海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浙江钱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山东胶州湾海底隧道、大连海底隧道、云南山区高速公路、妈湾跨海通道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先后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项20余项。“我们将目光锁定以智慧手段消弭工程风险以来,研究室制定了今后5至10年内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岩土及地下工程的安全风险预警、评估与控制,人工智能赋能地下基础设施性态的感知理论与技术、岩土多源数据的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多灾害作用下隧道易损性与可恢复性等。”团队成员张东明教授介绍,围着这些目标,团队常年有在读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近70人。

团队在开组会

学生们眼里的黄老师究竟啥样?“对黄老师的崇拜与敬仰是源自他的才华与人品。”周烨璐说。 

张东明:我学着黄老师的样儿带学生

“静水流深,润物无声”,说起黄宏伟,张东明便用这几个字来概括。他说,从本科开始到今天,十余年间,自己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年轻学者,每一步都离不开黄老师的耳提面命,更重要的是他的以身示范。

“2007年本科‘隧道工程’课,老师慷慨激昂地授课把我彻底折服。”张东明说,一个深奥晦涩的科学问题,他打个比方、讲个笑话,通俗的语言,加个网红热词,轻轻松松就叫学生豁然开朗。

于是,张东明表达了想跟着黄老师读研的愿望,如愿以偿地成了隧道五室的一员。保研成功后,黄老师约他谈话,给了一本英文教材《隧道与隧道力学》(Tunneling and Tunnel Mechanics),说:“好好看,期末和我聊聊里面都写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想。”虽然不明白老师的用意,张东明还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完了。“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在教我‘武功’。”张东明说,“勤读、勤笔记、勤思考、勤交流,这是做研究的几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招数”。

转眼到了2014年,张东明博士临近毕业,他跟随老师去开国际学术会议,会上听到一位美国专家的“系统工程可恢复性报告”。一回学校,黄宏伟立刻指导他迅速整理相关文献,展开地下工程可恢复性研究,2016年1月,论文见于《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TUST,隧道领域顶级期刊)。“这应是隧道领域第一篇结构可恢复性问题研究成果,类似的还有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的隧道病害检测应用研究,都开了国际先河。”张东明说,论文发了,可谓是别人的“引信”引爆了我们的学术“炸弹”,这种“他山之石”的敏锐嗅觉,是黄老师从导师孙钧院士那里学来的,现在他又在身体力行地指导学生:鸟瞰学术前沿、洞悉未来趋势、保持高度警觉,别人的话题往往就是在为我们“敲门”。

张东明说,土木工程研究,离不开工地,如何与工人打交道,是门大学问。“黄老师告诉我们:到工程现场去!一定要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关在家里推公式、做计算,找不到真问题,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怎么去?“带包烟撒撒,买几瓶啤酒跟工人师傅喝喝,你试试。”张东明试了,好使!读书期间,这一招让他尝到了不少甜头:正在施工的、已经运营的地铁隧道、公路隧道、输水隧道、综合管廊、基坑、地下空间……跑的工地数不清,他很快就和师傅们打成一片了。 

“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是深度学习的导师制课题见面会,黄老师说了几个名词,看着我茫然疑惑的眼神,声渐高音渐大,我慌得只想赶快离开那个教室。”如今已是黄宏伟博士生的常佳奇,记忆中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可谓狼狈。他说,黄老师当时随即安排同学为他补课。

初次见面产生老师“严厉”印象的,黄宏伟的研究生中还有不少。但随后,常佳奇便尝到了“严厉”的甜头,阅卷积、全卷积……深度了解了“深度学习”后,黄老师“不土不木的知识的掌握也如此明晰”深深地震住了他,他有了跟着老师读博的想法。怯怯地写了封邮件,“没想到当天就收到回复,黄老师明确表示欢迎到他的课题组学习,并邀请我到他办公室谈一谈。”常佳奇说,那天上午谈了好久,有关学术的不多,关乎做人的不少:接人待物、个人形象的管理、EQ远比IQ重要……“黄老师问我家庭条件如何?读博是一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黄老师还教导我要孝顺,孝顺是人最根本的东西,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

“学术交流时一定要记录,组内开会都要自觉带本儿和笔”“一定要快”“正式汇报之前要至少自己练习20遍,才能达到上台的要求”“隧道五室就是他践行教育理念的南山田亩””……初觉严厉的学生们心中的黄老师五彩斑斓。

当然,常佳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黄老师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干工程的,这意味着什么?”黄宏伟说,什么叫初心、什么叫使命、什么叫“一切为了人民”?一连串的发问、严厉的语气,直逼灵魂深处。主被动土压力、土压平衡泥水平衡的区别……他被问得哑口无言。面色凝重的老师说:本科生都知道的东西,你都读研究生了还没弄清楚,而且这是你的研究领域。“我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常佳奇说,“批评过后老师也会安慰我,然后耐心地讲解他对课题的理解,时不时在他的笔记本上画个图来加深我的理解。”

今年春节,留校学生在老师家包饺子

跟常佳奇相比,女生周烨璐眼里的黄老师则是另外一种“风景”。她说,自己成为黄老师学生的四年里,见他穿休闲装的次数不超过3次;出国开会交流时,他也会去商场挑选几件帅气的西装。见样学样儿,周烨璐跟着老师得体着装,注意形象。

周烨璐的记忆里,黄老师就是父亲。她说,同门都知道,向来严厉的黄老师对女生都要温柔许多。分配课题的时候,女生都是做软土盾构、做设计计算的;男孩子嘛,才可以做山岭隧道、做现场监测。组会上同样的错误,被尅得鼻青脸肿的男生也只有羡慕女生挨批时清风拂面的份,但女生心里清楚:错不能再犯了!比如组会迟到,黄老师说了一句:“要早点睡,否则黑眼圈要出来,皮肤也要变差。”“想起这句蜻蜓点水的批评,我如闻洪钟大吕,从此杜绝了迟到。”

周烨璐的记忆里,每次寒假前的最后一次大组会,黄老师都会强调“孝顺父母”,“人不孝,无以行天下”“人无孝则不立”是他挂在嘴边的话:“有谁帮父母洗过脚吗?能为父母洗脚,就能为国家干大事。”因为黄老师看重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节,组里都养成了进电梯后自动靠着按钮站的习惯,老师说小细节里有大乾坤,仪式感、敬畏心尽在日常细节里:人有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黄老师变成了严父”

“我最不希望学生怕我,如果这样,我做老师就很失败。”这是周烨璐的文字里记录黄老师的话。她说,最开始和他微信的时候,觉得老师惜字如金,说完还总喜欢加个感叹号,她“亚历山大”,每次都要对那个“!”思忖良久。渐渐地,她发现黄老师也发表情,也刷视频也常点赞,甚至觉得那些感叹号也渐渐地可爱起来。

常佳奇则清晰地记得黄老师教他们听报告的诀窍,问5个why: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带着问题听下去,这个why懂了再问下一个。5个问题之后就大致掌握了报告内容,收获就有了。

黄宏伟又跟记者讲开了“风险的5倍定律”。他指着圆桌上巴掌大小、壳透明、芯橘红,杂有绿条白线的小方盒说:“我们发明的无线监控传感器,20分钟一次数据,电池管6年,低温高温,一样好使。先前一个点,现在已做成一条线(器件装到长管中)。这种线状监视器,横向、纵向一有风吹草动,都会灵敏感知、迅速报告。 ”

记者问,为何现在又在做线状的传感器? “我们没有,外国人高价卖给我们,我们做出来了,他们就不好卖了。这个东西,搞人工智能的人不做,领域太专门、太小,我们搞土木的人得做,要为中国土木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同济的贡献。”他说,我们把管子做成无线的,并且有激光测距,30米误差在一毫米以内。我们还为作业的工人设计了安全灯。在小匣子顶上安个灯,绿灯亮着放心干,黄灯要警惕,红灯赶紧放下工具走。工人不需要再贴铁轨听动静了,这个小装置:秒见风险,因为可视。监视任务交给它了,保险。

黄宏伟介绍,团队还牵头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基础设施无线传感网络监测技术规程》等,智能的小盒子让这些国家标准落地,现正在云南华丽高速、上海地铁二号线发挥作用。设备安装极简单,“叭”贴上去,数据立刻如流水,一分钟一次,源源不断。英国高铁、云南边坡都用上了这个设备,装起来方便、用起来高效,数据真实可靠,真能解决大问题。

黄宏伟说,团队还研发出了检测车,隧道里一跑,就像心肌炎的人挂个袋子,状况立刻清楚。现在,西部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团队针对过程风险存在的“11重11轻(双十一)”的情况,正在开发岩石、边坡掌子面安全风险诊断相机,比如每掘进一两米拍一次,望闻问切用相机来“望”,无人化、AR技术在土木领域完全可以大展拳脚。

这些诱人的科研,都是团队师生齐心努力的结果。周烨璐说得真切:“从一开始被黄老师召唤时的战战兢兢,到如今以如此轻松的口吻写下‘学艺’的点点滴滴,一是科研逐渐进入了状态,再就是黄老师变成了‘严父’。”如今,周烨璐又跟着黄老师读博士了。

黄宏伟的学生,杰出者如张冬梅,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为5台阶14步开挖工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她也成长为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去年还获得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优青获得者张东明教授则已成长为团队副导师。

黄宏伟说,学位论文答辩很重要,很隆重。现在,隧道五室的答辩会,线上线下已经常态化。这对学生是喜事,不亚于结婚。今年,有位学生,线下答辩,开通线上,学生的外婆在线上镜头里激动得热泪盈眶。答辩结束,还留出时间,让学生说感想、谈体会,说着说着,学生都哭了,老师也忍不住流泪了。“带着这些学生真幸福,个个都是好后生!”黄宏伟说,最近他去了宁波大学,学生黄强在那里。黄强回想起在同济求学的时光说,当时老师批评的时候觉得心里憋屈,现在想起来句句都是金玉良言。说着说着,黄强还哭了。

今年,研究生招生尘埃落定,黄宏伟依然是“香饽饽”。(程国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