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科学大家的真与纯

来源:   时间:2019-04-30  浏览:

一位已届米寿之年的老人,这段日子辛苦奔波于一家一家的银行,将一辈子的积蓄悉数取出,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设立“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希望能尽己之力,给予后学们一些学术上的扶持,助推学科向世界一流迈进。

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他动情地说,自己一直忘不了69年前,一帮共同工作过的同志们雪中送炭,一齐捐出每人每月仅有一元多的全部津贴,一共29.5元,为他筹集了从福州赴清华大学上学的路费。自此,他就立下一个志向:日后一定要学有所成,将所学回报祖国和人民。说这番话时,他一度哽咽。

当天,我与这位可敬的长者面对面,真切感受到一位科学大家炽热的爱国爱民情怀、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至真至纯的人格风范。

1953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地质部门工作。初出茅庐,他就一次次被委以重任,从新安江水库,到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库——北京官厅水库,再到负责长江三峡一个石灰岩坝区,他经手把关的每一个重要工程项目,最终都能圆满交出一份份漂亮的答卷。由此,他毕业短短几年就在石灰岩地质领域声名鹊起,被外国专家称为“喀斯特卢”。

有几处细节给我印象深刻。工作第二年,根据工作安排,他随前苏联专家前往多地水库考察,每天以汽车代步,在宾馆留宿。他不习惯这样舒适的工作方式,主动请缨到条件异常艰苦的野外地质第一线工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做地质勘探。他觉得只有这样扎根于工程现场,才能真正沉下心来,一点点深入做地质研究,从而不断锻炼、增长自己的专业智慧和实践才干。

我问:“为何您毕业两三年内,就能接连解决当时一些相当棘手的地质工程难题?除了您自身专业功底深厚之外,还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吗?”只见老先生右手拍一拍胸脯,脱口而出:“我要对人民负责啊!每接手一项工程,我都要倾尽全力、认真钻研,绝对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我要让自己经手的每一项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看到老人布满沧桑的面容、坚毅的神情,我心头顿时一热,几欲落泪。

鉴于当时他已是石灰岩地质领域的年轻权威专家,不少水库、铁路等工程项目在正式上马前,都邀请他赴实地考察,论证工程可行性。一旦他在现场调研后,发现工程建设存有潜在风险,他会立马指出来,绝不松口、绝不让步,哪怕有时因为触犯到了他人的利益,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逼孤立。为此,他甚至还遭受到一些打击报复、恶意中伤,他却从未为此后悔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当年对一些大工程的论断是科学的:未听从他建言、仓促上马的一些建设工程,最终果真被他言中。

这种坚持科学真理、决不妥协的科学精神,让他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头,蒙受了一些不白之冤。他多次身处困厄,靠着自身坚定的信念、靠着好心人给予的温暖绝处逢生,迎来曙光。如今,说起昔日的这些遭际,老人云淡风轻,显得格外平静。他说,随着时间推移、事物发展,有关同志逐步认识到了他当初的科学正确性,也更尊重其对科学的敏锐把握。他不无感慨道:“我始终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人民!”

他深怀感恩之心。尽管早已入耄耋之年,近年来,他更加牵挂着家乡福建的新发展。由他牵头并联合全国一批院士和专家完成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聚焦福建省海西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言,受到国家发改委发专函表彰。

他一直关心着上海及长三角的生态环境安全。最近两三年来,他聚焦“上海城镇群六水综合开发与六灾共同防治”问题,牵头完成了这一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在上海城镇群发展原则、开发与保护关系、城乡统筹、建设生态流域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重要的创新理念。

时至今日,他依然活跃于国内外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学术前沿,为生态治理、灾害防治奔忙不息、乐而不疲。

当天,他赋诗一首来抒发感怀:“春光明媚心潮涌,借改李诗抒怀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能始干。生当强国好奉献,死应报民留善安。新时代今三佳年,余生逐梦仍未酣。” 他说,其中的“三佳年”指的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他加入中国共产党66周年,参加工作66周年,参加革命工作为开始学地质学70周年。

他还挥毫写下一幅题为《六人歌》的字,寄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学子:“立德树人,培智育人,健体康人,融文嘉人,创新骄人,时代强人”,勉励同学们要重视数千年中华文明之宝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所学奉献中华,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的强人。

这位长者,就是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卢耀如教授。(艾娇)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