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我校与中国科学报社共同主办第九届创新中国论坛

院士专家聚同济共话“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1-09  浏览:

如何破解人才无序流动与人才评价的“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国家人才战略应当如何进行规划与顶层设计?1月8日,由中国科学报社、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为主题的第九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5位院士和1位人力资源专家受邀作主题报告,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诸多思考,共同探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道路,并积极为国家人才战略建言献策。

中国科学报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刘峰松,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方守恩表示,同济大学正在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希望此次论坛能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形成指导高校建设师资人才队伍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在不断健全教师考评机制,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多措并举清理关键环节“五唯”倾向上形成有效的方案和举措,供同济大学借鉴和学习。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表示,正规教育是快速成才的主要途径,较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成才的关键。本科教育要让学生学有所爱,研究生阶段要让学生学有所长,步入工作岗位后要让毕业生学以致用。他建议,要对教师进行人才分类和差别化定位,可将教师分成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推广与成果转化型等类别,同时要明确,教学型就是传播知识,教学科研型要出著名学者、教授,科研型要成为著名的科技专家,应用推广型要考核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在报告中指出,人才评价既要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又要有正确的学术导向。同时,对人才的评价方法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建议,要多引进国外的,少挖国内的;多引进东部的,少挖中西部和东北的;多练内功,少靠外援;多重业绩,少戴“帽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杨卫,在题为《非均衡博弈:谋划高校人才队伍的动力型演变》的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从时间尺度、师资断面、学校有限资源约束等多个方面作好特征分析,以更好地把握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把握好人才队伍存量与增量的动态均衡,优势、热点学科与弱势、长线学科的平衡,以及各类资源的平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邓子新,以自己亲历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科发展轨迹为例,分享了该学院以优化人才管理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战经验,着重阐释了人才的“汇聚效应”是学科建设的基石、人才的“群体效应”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健康的“沃土文化”是“人才效应”的灵魂等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在题为《人才工作须成为高校的核心战略工程》的报告中指出,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是基本思路,高校要努力成为高端人才的“强磁场”;落实好人才分类评价是根本保障,要优化对人才的分类管理与评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务之急,要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在题为《高校人才分类及其评价问题》的报告中提出,要基于工作分析分类而非人才评价分类,把高校专业人才队伍划分为科研、教学、转化应用与复合型四支队伍,各支队伍前5%要一视同仁;基于评价进行分类而非学科分类,对所有学科领域中的拔尖人才一视同仁;基于领域与原创性进行分类;基于项目、机构进行人才评价,投入产出综合衡量;基于合同内容分期中后进行绩效管理与考评,非每年进行评价。

我校常务副校长伍江以《集聚一流人才 建设一流大学》为题,介绍了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我校紧密围绕实现世界一流大学五大职能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德为先,推进对人才的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层次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一流师资队伍。我校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建设,突出“立德树人”导向,全面引入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考核;学校稳步推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制定了教学科研型、科学研究型、教学型、社会服务型四个类别评聘的基本要求;完善了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方式,并为校外引进人才、校内青年人才开放特别评聘通道。

论坛由我校副校长江波主持。

创新中国论坛由中国科学报社发起,由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任论坛主席,于2010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48/68477.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