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11月
黄立鹤:构建人工智能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新范式
为更好促进理论社科领域青年学者交流合作,进一步凝聚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青春力量,2024年6月,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创立“东方青年学人沙龙”。2025年9月26日,沙龙以“以... -
0311月
诸大建:复兴岛开发的4张牌
进入2025年,黄浦江上的复兴岛开发的话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复兴岛的优势在于其是黄浦江下游独一无二的人工岛,同时蕴藏着上海航道发展的故事以及深厚的工业历史,周边有百年大学的氛围。6月我在欧洲坐河轮游... -
0311月
蔡永洁:以街巷为风貌保护抓手,转换城市更新思路
上海的城市建设相对较早地进入了更新阶段,实践了一批有价值的城市更新项目。城市风貌包括风貌建筑以及通过建筑的组织而形成的城市街巷空间。建筑物有其客观的生命周期,除那些价值重大的历史建筑必须花大代价进... -
3010月
钟宁桦、孔鹏程: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和核心瓶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在此关键节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重要论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 -
2710月
张松:全面提升老城整体保护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城市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2710月
吕培明:可持续发展不是一国一地区的事,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作者:武敬栋 ▪ 石留骏10月27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很强的国际合作,同济大学... -
2710月
朱学彦、刘小玲、常旭华: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持人: 陈 瑜 本报记者嘉 宾: 朱学彦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小玲 上海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常旭华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 -
2410月
孙宜学:中华文化走出去应避免过度本土化
目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本土化趋势和效果日益显著。丰富多彩的海外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活动,让外国受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既尊重了本土文化,又有效传播了中国文化,增进了当地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理... -
2410月
孙宜学:中国故事海外本土化的三个基本前提
在全球化背景下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增进国际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途径,既是中国需要,也是世界需要。中国故事的海外落地并非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一场跨越文化、社会与认知差异的在地化重构... -
2310月
朱悦: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伦理:嵌入、示范与拓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与伦理同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迭代,推动我国科技伦理制度的完善。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多个部门起草了《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管理服务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办法》),...
最近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