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5月
孙宜学:中国需重新认识非洲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9日电(记者 许婧)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教授提出,中国需重新认识非洲。“我们必须以真实客观视角重新认识非洲,以打破西方的虚假非洲叙事传统,打... -
0805月
张端鸿: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不是一场“清仓式”改革
日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这标志着我国高教体系即将进行系统性重塑,展现出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然而,面对这一顶层设计,我们... -
0805月
宋杰:“手机式童年”:虚拟的世界与具身的焦虑
你每日的手机使用时间是多少?越来越多的人手机使用时长日均8小时以上——这相当于一份全职工作的日均时长。或许就如唐娜·哈拉维在20世纪80年代所讨论的“赛博格”,当下的我们已经彻底成为某种肉体与机器的混合... -
0705月
陈强:加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强调这个“生态体系”?
见“模速空间”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之“微”,可以知上海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之“著”。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 -
0705月
徐献军:对话式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心理治疗师
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向当今的心理治疗工作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尽管基于AI程序的聊天机器人(如Ada、Calm、Chai、ChatGPT、DeepSeek、MindSpaSerenity、Sintelly、Woebot、Wysa、Youper等)可以通过对话... -
0505月
【解放日报】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提升科创策源新能级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抢抓机遇,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上海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期... -
3004月
张松:呵护城市遗产的烟火气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已有数千年历史。“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遗产是数代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公共历史在空间上的积淀,理应是人民的共有遗产、市民的共同财... -
3004月
韩志玉:重卡低碳转型:混合动力与低碳燃料迭代发展
重卡能源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重型卡车是公路运输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数据显示,全球运输业约22%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重卡,中国重卡仅占汽车总量的3.1%,却贡献了近40%的行业碳排放。随... -
2904月
孙宜学:重塑中非人文合作机制:必要且急迫
世界多极化发展态势下,中非合作关系也已进入新阶段,经贸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亟需中非人文交流的深度匹配。然而,当前中非民间相互认知仍存在偏差、刻板印象甚至误解,中非合作的软环境面临挑战,加强... -
2904月
孙宜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形象,上海还需要做什么?
进入新时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更加重视在全球化发展框架内建构自身形象的国际传播,在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奋力开拓、与时俱进,形成了新时代上海国际化建设的新气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