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人大代表:高教要均衡发展

来源:   时间:2003-03-14  浏览:

教育教学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也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几位正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全面地看高教质量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程耿东代表认为,笼统地说这几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是不够实事求是的。事实上,这几年大学的教学质量在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教的进步,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并且,在一些重点大学,由于国家投入的加大,学校的教学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大连理工大学从1998年至今,生均教育经费增长了一倍,学生得到的实验室条件、图书资料的条件,教师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些都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受教育的学生绝对数增加了,学校的生源质量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搞的是精英教育,现在我们面临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因此,在看待高等教育质量时,也应该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来衡量。

重视一般高校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尹继佐代表认为,这几年普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对重点高校的投入后,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间的差距在拉大。由于缺少资金,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的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学校的骨干人才还存在成规模地向重点高校流动的问题。并且,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一些普通高校不顾实际,采取了扩招的办法。结果导致学校的生师比迅速上升,2001年全国高校的生师比已由上一年的16.3∶1上升到18.2∶1,学校的其他硬件设施也跟不上。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不良循环:毕业生质量不高,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情况不好,会影响到生源,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因此,要重视一般高校的质量问题,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投入,促进其健康发展。

加快中西部高校的发展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代表认为,目前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相对不高,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必须在高校合并调整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中西部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促进我国高校布局的合理化。顾海良说,在200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拥有20个以上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共有9所,其中7所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只有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而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其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顾海良建议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中西部地区高水平高等院校。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4日第4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