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张力日愈凸显,空间资源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立体发展、“向下”生长。如今,不少城市的地下空间别有洞天。
在雄安新区,高铁、地铁可在地下实现平层换乘,小区和商户楼宇地下停车场可互联互通;在南京,一座集现代化交通枢纽及商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单体地下综合体已初具雏形;在上海,首个“沉井式”车库深达地下50米,能提供超300个车位,并能实现车辆智能化“一键存取”……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地下空间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地下空间,作为涵盖地表以下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商业设施等多功能用途的区域,日益成为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与竞争力的新战略高地。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目标、原则和路径,为城市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牵引和制度支撑。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致力于做好城市集约发展、立体发展这篇大文章,向地下要空间、要安全、要资源,取得显著成效。
一方面,着力打通地下“咽喉要道”和“毛细血管”,以地铁为主导的地下轨道交通布局、以综合管网为主导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发展,通过空间腾挪,助力疏解城市环境压力、推动城市更新,显著提高了城市治理能级。另一方面,通过在科研攻关上下功夫,运用“中国技术”成功打造了一批地下“超级工程”,牢牢把握了地下空间发展主动权,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将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回应。通过功能集约与技术创新,推动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在源头上减少对地上自然环境的侵占,既可以做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加法”,也可以最大限度做好污染和能耗“减法”。国内首座全地下、零污染、大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布吉污水处理厂,通过“一加一减”,“用地上换地下”“向地下深部进军”,绿色低碳效应将愈发明显,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城市地下空间进一步有序开发利用,将为城市安全提供新助力。地下管网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命线,既要“硬件”升级,疏通改造优化老旧管网系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要科技赋能,让城市运行更智慧。杭州亚运村的地下综合管廊,通过搭建一体化智慧平台,采用“数字孪生”系统、布设智能设备和巡检机器人,为城市“生命线”提供全方位、精细化、全天候、智慧化的管理与巡检。按照《意见》所提出的“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基本原则,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能更好确保地下空间开发安全。
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还将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战略支点。地下空间开发,可提升城市在风险灾害中的恢复能力,特别是《意见》中提到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既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优势,又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宝贵资源。对此,需合理布局,把应急保障与民生服务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平战结合”效能最大化。例如,重庆探索将人防空间打造成艺术空间,探索利用3D墙绘、灯光美陈等手段,在一防空洞内打造出富有巴蜀文化特色的时光“隧道”,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对标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要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着眼长远,坚持因地制宜、精耕细作,让城市更加立体,更具韧性,更加安全。
(作者:陈之毅 吴佳忆,分别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和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智库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10/14/nw.D110000gmrb_20241014_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