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准确把握“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这一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为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核心特征
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的新质态、新形式,是新质生产力所代表的高质量发展逻辑在新时代文化生产、消费、交换等领域内具体延展的结果呈现。笔者认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二是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是主导力量;三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依托;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是核心的生产逻辑。
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首先就要因地制宜,从上海实际的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事业基础、文化产业条件出发,有创新和有选择地推动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新形态新机制、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与繁荣发展。
文化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作为核心的文化生产逻辑,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为主导力量,赋予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整个价值链条强大的创新动力和技术支撑能力。
新质生产力系因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将更加科学地创新性配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生产要素,更好地推动文化劳动者及时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掌握多维知识结构、开发关键核心科技、熟练使用新型生产工具;更加高效地推动文化领域劳动资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更加拓展文化领域的劳动对象范畴。
四个着力点
近些年来,上海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较强的优势,可以进一步从“贯通价值链、打好新基建、引领新变革、汇聚新英才”四大方面重点发力,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一是贯通价值链:以版权为核心打通“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新质生产力价值链条。202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约占全市GDP的13%,文化企业总营收达到10790亿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文化资源都凸显了鲜明的上海文化标识;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书展已经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活动品牌,博物馆、美术馆、剧场、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保护街区等各类文化资源星罗棋布,10分钟公共文化圈初步形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下一步重点是要以版权IP为核心,将各个环节文化价值链条间的壁垒打通,实现文化价值链的顺畅贯通,形成强大的文化新质生产力,促进上海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协调发展,建立良性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
二是打好新基建:推动文化数字化层级跃升构筑文化新质生产力坚实的新型基础设施。《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明确七项14条重点任务,夯实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化新基建“两个基础”、推动搭建上海文化数据服务“一个平台”,着力打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文化数字化转型上海标杆和全球数字文化发展高地。应进一步着力构建“数字身份-数字资产-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新数字文明”的文化新质生产力全新运行逻辑,着力建构文化类数据产权保护制度、文化类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文化类数据收益分配制度以及文化类数据治理制度等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提供先进的新型基础设施保障。
三是引领新变革:超前布局AIGC、元宇宙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对文化发展格局具有范式创新和颠覆影响的重大前沿领域。2021年以来,上海率先在全国布局了元宇宙新赛道,在《中国文化元宇宙白皮书》发布的全国文化元宇宙示范案例中,上海有10家单位入围,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以来出台《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接下来,要着力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5G、元宇宙等新兴科技深度赋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借助前沿科技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智慧化保护与传承,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便捷化、均等化进程。
四是汇聚新英才:以文化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为根基铸就最佳实践地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结构优化、文理兼通、素质优良、梯队合理的文化科技人才体系;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信仰、有创新、有担当的文化领域领军人物;加强文化科技人才培育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和本硕博人才梯队体系,开发多元化的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内外文化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建立上海文化科技人才“开发-培养-评价-薪酬-保障”系统化体制机制。
(作者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链接:https://dzb.whb.cn/2024-05-06/7/detail-84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