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4-04-07  浏览: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关中国国际大国形象、世界地位、文化生态链位置,必须高位规划、统一推动、集中监管、责权分明。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话语体系,贯穿统一工作思路,规避恶意风险,始终保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动权、主导权,确保走出去的中华文化不变色、不变质。

  目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形势总体向好,但问题依然突出,既有痼疾,也有新病,必须准确把脉,看准症、下准药,分门别类,轻重缓急,逐一破题除病。

  一问

  问:目前与中华文化传播有交叉点的国家机构很多,工作分工有条块,彼此之间交叉点多,导致有时同一项工作多机构做,有时多项工作一个机构做,垂直管理过程中各分机构之间时时相互叠加,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传播对象认识的混乱,甚至导致负面认知中国形象。如何破解?

  答:尽快建立一个超越现有各相关机构的文化传播部门,整合资源,统一内容,集中统筹,总体规划,一体推进,确保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导性和安全性。

  二问

  问: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认识存在偏差: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有偏差;国内国外有偏差;不同社会人群之间有偏差;同领域不同岗位人员之间有偏差,导致执行角度、力度、效度有偏差,影响传播效果。如何破解?

  答:国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核心,集中确立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途径,指导各相关部门一以贯之贯彻实施,不同传播形式,同一传播内核,永葆初心。

  三问

  问:目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幅度大、核心小;概念多、落地少;理论多、实践少;投入多、回收少;活动多、评估少;沟通多、落实少;朋友圈大、真朋友少;可说的多、能做的少;看人做的人多、自己做的人少;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粗枝大叶,条理不清,阵线不明,落点不准。如何破解?

  答:战略引领、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建立全覆盖国际传播网络,明确职责定位,统筹传播资源,建立媒体、企业、智库、网络平台开放协同机制,将文化传播责任纳入各级党政班子绩效考核范畴,明确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各级政府、全社会全覆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局面,使文化传播成为日常工作、日常生活。

  四问

  问:国内传播媒介相对单一,新技术赋能传播媒介力度不够,角度不精准;国外传播渠道少,可引导国际传播方向的影响力平台少,基本仍是“借船出海”,还没做到“造船出海”,如何破解?

  答:首先,调研分析国际上现有文化传播平台,按无法合作、可能合作、可以合作分类,对第一种,制订防范措施;对第二种,加大交流力度,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动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创造合作的可能性;对第三种,针对性制定合作计划,定制传播内容,明确利益分成,按国际规则有序推动。其次,创造条件,合作或独立培育海外传播平台,可中文、可外文,以所在地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不断扩大朋友圈和影响力,引领舆论导向,形成传播品牌。

  五问

  问:中国目前从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主要是在传统人才培养体系内成长起来的,知识结构偏传统,信息传播技术能力相对弱,而他们的传播对象则是以“Z世代”年轻群体为主,信息技术能力强。因此,在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存在认识误差、沟通落差,造成传播不畅,“对牛弹琴”“鸡同鸭讲”“各唱各调”困境普遍存在。如何破解?

  答:从传播者角度,持续强化现有传播者的内功,瞄准年轻受众接受特点,强化国际传播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用好数智化技术手段;从传播对象角度,强化传统文化修养,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国际传播媒介形式和结构,积极与传播者互动,提升双向互动效果,传接同轨,及时反馈。

  六问

  问: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视为宣传工作,也当成宣传做,采取填鸭式、一厢情愿式文化输出方式,且习惯于将传播对象当作接受容器,最好说了就听,叫做就做,无视听众反应,也不及时根据听众反应调整传播方式和内容。如何破解?

  答:提高传播者的国际视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传播者创造国际交流机会,形成换位思考习惯,传播前主动调研传播对象的认知习惯、生活于其中的语言文化环境,甚至家庭环境,传播过程中适度、适时根据传播对象现场反应及时调整,主动引发与传播对象的共情、共鸣。

  七问

  问:传播的中华文化内容有意义,传播效应却是“没意思”。中华文化强调“克己复礼”“沉默是金”“内敛含蓄”,意在言中,意蕴无穷,文以载道,采取的叙事方式、表达方式也力戒一览无遗、直截了当。这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习惯、交流习惯存在较大差异,结果传播内容有意义、有价值,但听者听不懂,觉得没趣味。如何破解?

  答:加强传播者知识修养,模拟不同文化交流背景,锻炼表达应变能力和适应习惯;真诚为先、通心为主,多指导传播者阅读人文社科作品,揣摩复盘戏剧冲突及解决冲突的各种可能性,锻炼避免冲突、化解冲突的语言习惯和能力,能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到什么山上能唱什么歌,在坚持传播内容正确性的前提下做到随遇而安,把传播变成讲故事,善用幽默而不贫嘴,生动有趣而不庸俗,把有意义的事讲出趣味。

  八问

  问: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文化差异容易引发误解和误读。同一个时间,不一样的文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理念、教育背景,让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理解和解读,甚至冲突或直接对立。如何破解?

  答:不直接以传播为导向,而是首先营造有利于传播的语言文化环境,如举办座谈会、交流会、生活体验活动,消解既有偏见、预设矛盾和对抗心理,变单向传播为多维交流,变一方传播为多方传播,一个平台既讲中国故事,也讲他国故事,大家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听众。但需注意的是,在设定这样的语境时,要保证议题由中方主导设置,参与者以此为基础设定分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增强相互了解和理解。

  九问

  问:传播形式“一窝蜂”,传播内容“一锅煮”;以“一”当“十”,青红皂白不分,种子撒下任生死,不问风雨不问晴;一招走遍天下,程咬金三板斧;不管对象的国别、政治、宗教、种族背景,自说自话,管你听不听、能不能听懂;讲了,走了,没交流,没对流,不汲取,无互惠;“不带走一片云彩”式的潇洒,实际上是对真心听讲者的不负责任,结果必定是听众散去不复来。如何破解?

  答:文化传播工作若视为大家一起吃火锅,要变传统炭火锅“多人一锅”为“一人一锅”,统一口味体系下充分照顾个性口味,提供定制菜单,但由顾客任选,一人一单,配料提供多选项,也由顾客自选。传播形式多样,内容多中藏一。这样的传播,内容在确保传播主体主导性的同时,能充分体现传播对象的自主性和个人性。又如灌溉,喷洒总有疏漏处,若变为滴管,则雨露均沾,精准传播。

  十问

  问:国际传播“西强东弱”现象仍将长期存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如何改变目前格局,助力实现“东西文化平等”,推动世界文化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破解?

  答:文化冲突与政治冲突、军事冲突、经济冲突等一体不分,为此,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并进,既当先锋、也当后勤,既主攻、也助攻,既主力、也助力。首先集中精力服务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基础,然后服务于国家整体对外传播战略,站好岗、放好哨、做好事、尽到责,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定力,化危为机,在创新中创效,在建立中建设,在统筹中众筹,全心全意、真心实意推动中国智慧惠泽世界。此外,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的不是为了和谁一较高低、分出胜负,而是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五湖四海,只要是对世界有利的、对人类有利的,中国都愿意和其他国家携手合作,文化无分东西,但初心都要有利于人类的幸福与和谐。

  (作者孙宜学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07_5745060.s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