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中文教育目标一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4-04-02  浏览: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日电(许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加之世界范围内诸多国家民众的中文学习需求日益旺盛,共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已然迈入新台阶,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成熟的外部条件。 与此同时,中文专业或相关课程已成为诸多国家和学校的必修或选修内容,促使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环境愈加成熟。

  国际中文教育改革的客观环境有哪些?需要做出哪些相应调整?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近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中文教育》为题作了论述。以下为文章全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中文教育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构建人类命运体理念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基于中国智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孕育出的解决世界发展困局的中国方案,与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美美与共”理念,以人类共同幸福为目标,聚世界一切积极力量,共同推动实现人类美好理想。

  国际中文教育致力于以中文教育推动实现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化,以中文教育助力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动力,并以中华文化固有的和平发展思想、天下一家思想、荣辱与共思想等,打破语言的巴别塔,推动世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友好相处,平等发展,实现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共享共荣。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中文教育的目标一致。前者是后者的工作目标,后者是前者的实现途径;前者是后者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后者是前者实现的媒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国际中文教育,符合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种学科或专业的国际化特性:国际中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文学学科,其创立源于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中国国家国际形象的塑造,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责任,以中外文化平等和谐交流和让中文成为世界共同语为基本发展目标,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的“世界性”“多国别性”一致,吻合度相比其他学科更高,因此更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认同和支持,并最终得以实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世界共识和中国文明标识。国际中文教育应乘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的东风,坚持以中文国际化为基础,培养越来越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友人,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越来越有利的国际环境,以中华优秀文化、中国智慧、中国发展成果提升所在地民众幸福感、获得感,在不知不觉中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用而不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意识进一步加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代代相传的不朽事业,立足国内,辐射全球,环境复杂,各各不一,需要复合型国际化国内外专业人才持续支撑。作为培养符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求的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学科,国际中文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质量评估等方面都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了站位、细化了培养环节、明确了更长远的培养目标,获得了更充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

  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融入了中国国际化大局。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改革开放的动因,也是目的,也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使命。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属于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部分,岗位在中国国际化的最前沿,其优势和内涵都自带国际化元素,其教学、研究本身皆包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已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和先导力量。

  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融合了多民族语言文化力量。从“汉语国际教育”到“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变,从国内看,实际上表明了汉语与其他中华民族语言一律平等,都是中华民族语言共同体的有机成分,都是要向世界传播的中国语言文化的有机成分,也都是世界希望了解的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也表明了中国各民族都是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导力量,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汇聚了更强大的民族力量;从国外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体现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是筑牢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外共建者眼中,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微缩版,是眼见为实、近在身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典范,因此更容易直接理解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何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客观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共建工作。

  国际中文教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拓展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国际中文教育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支撑的海外交流互鉴平台,从而凝聚了全世界华夏子孙的共建之心,调动了海外华侨华人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性,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更广大的海外支持,营造了更和谐的国际环境。

  百年未有大变局对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代世界之变越来越快,越来越没有规律可循,传统的应变之策已无法应对。国际中文教育工作时时刻刻直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而且是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形式和内容都迥异的瞬息之变,必须即时做出有效的回应,与时俱变,调整教学内容、教育策略,包括教材、教法、教育技术等等。但作为教育体系内的学科,国际中文教育有固定的学制、培养计划和毕、结业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就客观上造成教学体系的固化与教学形势的变化之间的矛盾,不仅存在着国内国外对同一“变”的认识上的时间差,而且国内国外对整个“三教”问题所涉及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的认识和组织实施也都存在着时间差。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政府主导推动,尽力、尽快消除这种时间差所导致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不对称、不对等、不同步,在信息共享、内容共享、技术共享等方面紧紧依托“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建构的有利的国内外语言文化交流环境,内外一盘棋,互为沟通共进的桥梁,搭建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的中国国际大国形象建构格局,互为犄角,互为源泉,使国际中文教育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试验园、实践场和研发地,只有这样,国际中文教育才能依托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破冰船、金刚钻,主动破解也有能力破解各种主观或客观、无意或有意的挑战,以滴水含大海之势之力,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顺利发展、健康发展,无坚不摧。

  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将更好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工程,只有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的世界和平发展实验中实现自我发展,才能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工程之一,才能有机会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自身的国际化视野,成为世界语言文化生态中的一个有机成分,只有如此,国际中文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海外民众生活的触角和根须,培养出更多知华友华、愿意共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海外青少年和各界社会人士,也只有这样,国际中文教育才能真正借力发力、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强大影响力助力形成中国更大国际影响力,破解各种主观或客观、无意或有意的挑战,以滴水含大海之势之力,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顺利发展、健康发展,无往而不胜。

  国际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实现路径。中国发展大势不变,且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具有国际主导权和制导权,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壮大的受益者和助力者、见证者和代表者,也已呈现出、并将持续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态势和美好愿景。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韬光养晦时代的渐趋结束,中国因德高而权重,国际中文教育在世界语言文化教育体系中的显示度、影响力也都必将随之而越来越大,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主导权、出题权和阅卷权必将越来越重,从而也决定了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必将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这是国际中文教育大势所至并必须因之而相应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客观环境。

  首先,着眼未来,国际中文教育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并以新定位获得学科体系内的新地位。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点设立,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一个组成成分,在三全育人、学科内涵、课程设置、管理体制、专业素养、育人目标、咨政服务等方面,必须与现有学科建设体系保持一致,合作协力,共同管理,成为立德树人的新阵地。

  其次,着眼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应在融入现有学科建设体系的同时,向其他已有学科借鉴而不借用、求异而不求同,确保自身的唯一性、独立性。相较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一级学科,国际中文教育具有更明确的国际性和实战色彩,现有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可以下笔千言,却大多胸无一策,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夸夸其谈者多,能拧好螺丝钉者少。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线作战的能力,不但战略上具有大局观、全局观,而且在战术上能上好一堂课,会指挥学生学好中文,能自如地转移课堂阵地,可适应不同国别的语言文化背景,随时随地能上好课;既能做导演,也能做演员,既能做指挥员,也能做指战员。

  再次,着眼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应以能否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作为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国际中文教育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一带一路”故事、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的重要平台和途径,而讲好故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动人、感染人、改变人的最有效方式,且容易突破文化隔阂,冲淡敌意,深入人性,使不同国家的人之间产生共情,而只有这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真正地走进世界,走入人心,成为共识。

  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类别学科设立第3年,都恰如“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尚是少年。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历史之变,铁肩担道义,中国智慧的识变、应变、破危、助生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愈发得到证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愈发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答案愈发被世界各国认同为世界方案。“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国际中文教育以中文教育搭建世界友谊之桥,以文化和谐互通交流建筑国际文化会客室,邀请并吸引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世界桃花源。(完)

链接:http://www.sh.chinanews.com.cn/wenhua/2024-04-02/122769.s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