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3-06-12  浏览: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兴则国运兴,世界强国必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必是自信之国。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是面向未来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文化自信是激发中华民族创造力、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基本保证,是铸就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新繁荣的动力源,事关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未来。为此,必须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建设的要求,尽快建构并形成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文化自信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基础,既有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根基,同时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化自信的内涵、功能、传播方式、理论建构等需要不断创新,但目前的研究重复性阐释多,创新性理论少;概念性阐释多,内涵挖掘有待深化。尤其是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都需要系统科学的阐释,建设完整的理论体系。

文化自信引领中国走向复兴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支柱和导向,两者相辅相成,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双重力量。从历史角度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从现实角度看,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最为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自信指明了我国文化发展道路,不仅告诉我们从哪儿来,还引领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新时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充满理论、道路和制度自信,更要充满文化自信。不自信,无以立国。不失方向,方能引领未来。

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固本求源,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源自三个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创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式。中国近代百年的革命斗争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淬炼史,是中国文化找回自信的涅槃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特色。

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首先是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作为文化载体和主体的“人”的自信。个体的文化自信意识应与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用而不觉,从而万众一心,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的世界胸怀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是已得到历史验证的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然呈现,是博采众长、融贯中外、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世界胸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自然流露。目前,西方国家针对性地误解或误读中华文化自信,即将中国文化自信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混为一谈,借以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因此,我们在向世界讲好文化自信故事时,一定要把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关系讲清、讲透,既讲“面子”,也讲“里子”,而且要反反复复讲,翻来覆去讲,尽最大可能促使中华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本质得到中外文化团体、媒体、个人之间的一致认同。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密钥,中国文化自信的形成必须通过对中外文化的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选择、认同,才会体现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信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以一种自信、成熟的心态从事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铸造新时代中国的世界新形象。

文化自信助力提升中国的世界话语权

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冲突融合的过程。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持有强力冲击态势,目前仍对一些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着消极影响,弱化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

文化自信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首先要面向未来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次要辨析中国文化中的外来文化元素,发现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才能有的放矢,占据理论主动和方法主动;才能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推动实现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互相融合,消解世界上对中华文化的主观误解或误读,使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

文化自信促进中国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基于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提升容易形成文化大国,而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还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需要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一国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从大国向强国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自然要求本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相应提升,而一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强弱,则是一国硬实力的晴雨表。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文化软实力也成为中国硬实力的一部分,中国才能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同步惠泽世界,文化自信才能作为中国自信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明中的生动而富有活力的元素。

我们要充满自信:只要我们真诚客观地将我们的历史、现在讲给世界听,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建设好我们的文化,向世界供给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生动、全面的中国,真金不怕火炼,久久为功,中国形象就会由我们自塑为主转变为世界他塑为主,世界上就会出现中外同塑“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生动情境。这个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世界化的过程,中国文化因而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不自觉的力量存在,中国的文化自信,给全世界带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也就成了世界文化自信的源头和原动力。

(作者为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济大学)常务副主任)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2095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