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樊秀娣:“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校别”歧视何以理直气壮?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1-10-26  浏览:

日前,一位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高校本科生发帖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而本科“还是某某学院没写上去”,表示“瞬间不想跟了”,并“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

一名高校本科生竟因导师本、硕学校的“级别”就断定该导师低水平,公然拿“双非”高校(非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师生“开涮”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从该生傲慢的态度中不难看出,高校“级别”歧视(简称“校别”歧视)已非个别现象,而且学校层级之间的歧视,即所谓的国内高校“鄙视链”也很普遍。

“校别”歧视的逻辑十分低级。

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相继确定一批重点建设高校并重点投入,其目的是为提升建设高校的质量,并促进其中若干所大学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这就是当年原“211工程”、原“985工程”的由来。

经济基础决定教育发展,高校办学也不例外。

毫无疑问,这些重点建设高校是最大受益者。

然而,时至今日,大家不去盯着这批学校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如何、目标实现与否,反倒歧视起国家资金投入较少的“双非”院校来了,“嫌贫爱富”还能这般理直气壮?如果大家对当下高等教育发展有所不满的话,原“985工程”大学头部的“名校”才是国家重点投入最多的高校,转而歧视“双非”以及其他普通学校,这算哪门子本事?

“名校”得到国家更多的重点投入,办学经费相对充裕,但这不足以成为“名校”标签、“高人一筹”的资本。

经费使用对了,可以多出、出好人才和成果,但使用不当也会拖后腿。

当下,“名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原始创新或核心研究成果方面与国家的需求还有不小距离。

同时,大量国家经费作气派楼宇、豪华庆典和阔绰招待之用,这也让人心疼。

此外,“名校”倚仗着名气、财力和资源的优势,以经济手段大打“招生大战”“挖人大战”,或以高薪招揽“名人”做招牌,不仅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对“名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未必有利,类似以利相交、利尽则散的事例并不少。高水平大学终究不能靠金钱堆积而成。

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国家对重点建设高校已集中投入了较多的资金,接下来是要促使“名校”经费来源更加多元化、自身的“造血”功能更加强大,国家能匀出更多资金投入到“双非”及其他普通学校,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国家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必定是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而美好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具体到社会层面,就是要不断减少直至消除各种歧视。

破除“校别”歧视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强调机会平等、公平竞争。

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惧竞争,凭真才实学赢得竞争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和认可。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个体发展存在早晚、侧重的差异,给予各级、各类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双非”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同样看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由此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努力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而且,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态势,也能促使那些国家重点投入的高校苦练内功,而非以“标签”沾沾自喜。

“校别”歧视本质上是标签文化的产物。

如果“标签”横飞,大家都以追求“标签”为荣,学界乃至全社会很可能弥漫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的氛围,这与国家对高校重点投入的宗旨背道而驰。

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目前一些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更热衷以招收“名校”学生来显示档次和气派,而那些真正需要攻坚克难的高科技企业,则往往谁有本事谁上。

在不少顶尖的互联网企业里,“名校”标签无用,“真刀真枪”解决实际问题才算真本事,那里大中专生受青睐、“名校”学生被“歧视”的现象也非个别。

在一些岗位技能明确的单位,“名校”学生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还不好意思告诉周围人自己毕业于“名校”。

这些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工作岗位要求和绩效考核标准越明确的用人单位,越不会出现“校别”歧视。

“校别”歧视有违国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有责任带头破除“校别”歧视。“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称号”的取消要落到实处,各级组织的政策条文不能出现“校别”歧视内容。

可能有些单位出于管理效率考虑,还会采取明一套、暗一套的做法,但这样做会大大增加管理成本,而且“露馅”风险很大。

从长远看,这些单位也会找到更好的选人、用人的科学评价机制。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21-10-26 第5版 大学周刊)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BVIlQirMjBpe_zdIGTLpQ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