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刘勇:国际社会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一理念是解决世界难题的人间正道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0-10-20  浏览: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社会再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7个专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选编了9篇重要论述,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对人类前途命运作出一系列睿智思考,提出许多独特创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贡献了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会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的“自然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虚幻的抽象的共同体”,以及未来“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共同体”这三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彼此依存,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各国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同时还应当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智慧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高度,把握时代潮流,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一个远离战争、持久和平的世界,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是着眼于世界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东方理念和中国智慧,成为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引领人类进步的鲜明旗帜。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正确方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面对全球挑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仅要看世界现在是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繁多变的乱象中迷失方向。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观,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自身在世界格局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应当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一副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种模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挑战。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基地研究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98896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