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邱美荣——军售解禁,美欧各有盘算

来源:   时间:2005-05-08  浏览:
    最近,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出现难题,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美国的压力。美国反对的主要理由是核不扩散、台湾问题和人权问题;第二,欧洲主要国家的国内政治因素,具体来说是因为选举政治以及党派政治的不利影响,英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主要国家的态度出现摇摆;第三,欧盟范围内各成员国对解禁的意见不一。因为欧盟解禁需要全体成员国的一致同意,现在英国不愿意因为解禁问题而影响与美国特殊关系,而北欧的一些国家,如丹麦等对解除这一禁令一直持保守态度。

其实,所有的这些“难题”都有些“牵强附会”,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技术性问题:

第一,这一禁令与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现实形势极不相称,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实质只是还中国一个公平,取消对中国的政治歧视。第二,即使欧盟解禁成功,欧洲还会实行更为严格的、透明的武器出口行为规范,中国也无意转移经济建设的重心,转而购买大量的武器。所以,解禁不等于中欧军事装备交易。第三,在台海问题上,美国一直因为其军事技术优势和《与台湾关系法》这个国内立法,才充当了台海危机博弈中的最大变量,以维护自己在这个问题方面的战略利益。此外,武器只是战争的工具,而非战争的原因。第四,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任何外交问题都有国内政治的影子,这在国际化日益发展和内政与外交界线日益模糊的当今时代,更是如此。第五,人权从来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在中美建交至1989年“六·四”风波之前,美国从未提及过中国的“人权问题”,当然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的权益得到长足的发展,美国却总是把中国的“人权问题”与这个或者那个问题挂钩,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透过这种种“难题”,笔者以为其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战略问题,即中国的崛起与西方大国的国家利益关系,这才是“难题”的根本。

从美国的视角来看,中美合作反恐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中国对美国而言,更多的还是一种“威胁”。依照冷战思维,中国的发展必然导致中国国家利益的扩展,这会影响美国在地缘政治、战略资源以及国际体系等方面的利益,导致中美国家利益的摩擦甚至是冲突。以此为据,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从“反恐同盟”逐渐转变为“防范对象”。从美国国务卿赖斯新近的亚洲之行,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的这种政策转变,这也是美国反对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真实理由。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缘于奉行“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个经典的外交理念,欧洲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对中国的发展做出实用的选择,它既希望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改变美国独大的国际格局,增强欧洲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它与美国在防范甚至演变中国方面,也有相同的利益。毕竟,本国的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而且欧美有着相似的价值理念和许多一致的战略利益。正因为如此,欧盟才在解禁对华军售方面摇摆不定,难题不断。▲

(本文作者系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学者)

《环球时报》 (20050502 第十五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