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更加强烈意识到了自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照顾学生的关切,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关注的话题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上,30余位思政课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思考展开研讨交流,共话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使命、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会场上,掌声频频响起。
依托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济大学在办好思政课持续创新,切实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同时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举全校之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校领导合力讲“中国道路”,马院建设“举全校之力”
3月15日下午,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思政课建设事宜。事实上,作为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每学期都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调研,并多次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
“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接续努力,我国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经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2020年9月15日,方守恩面向全校本科新生主讲“中国道路”课的第一讲。“希望同学们勇敢肩负起大国竞争的历史责任,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个月之后的10月20日,校长陈杰接着主讲“中国道路”课的第二讲。
“中国道路”是同济大学2017年起开设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中的一门,2020年,学校对这门课进行了升级建设。课程全部由校领导讲授,涵盖中国在交通、人工智能、城乡可持续发展、发展机遇与战略、桥梁建设、对外交往、心脏病防治等领域的发展之路,向青年学子展现这些领域中国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成果,激励他们增强道路自信,接续奋斗。
同济大学举全校之力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重点优先支持思政课改革创新。2018年,学校获批成为可自主设置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第一个自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所有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所有校领导都为学生主讲“形势与政策”课。
思政课程成“群”,助力青年教师出彩
2020年12月,一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讲稿”丛书在同济大学出版。丛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编写,分别针对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和一门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统编教材而制定。用教辅读物助力教师,是同济大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又一探索尝试。
“中国道路”“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些都是同济大学在本科生六门思政必修课基础上自主开设的思政选修课程。他们也是全国率先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的高校之一,已经创新形成了“1+4+1+N”的思政课课程群,已有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青年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集结校内外专家组成了高水平教学指导团队。两年来,一批思政青年教师在各大教学赛场崭露头角。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中,刘骞获特等奖,王谋寅获一等奖;2019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大比武,崔欣玉、袁芃、许国艳分获所在课程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该项比赛中,王少、刘顺、张超、李丽忠再获3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
“上好思政课,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青年教师刘骞说,教师之间头脑风暴,充分交流,向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让他上课“越来越有底气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陆居怡说:“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在一朝一夕。思政课教师要长期坚持,努力上好每一堂思政课。”
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同济特色思政品牌
“一个铁块,拿锉刀锉一两下只会多几条划痕;反反复复做上成百上千次,就会最终变成一个锤头,成为有使用价值的工具。这证实了一个原理,那就是量变引起质变。”这段文字,摘自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学生王睿扬在完成金工实验后撰写的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金工实习中的体现》的小论文。
“我们在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应有的思政教育、思想引领功能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授课杨小勇教授说,他们努力将课程与同学们的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设计紧密结合,收效明显。这门课程已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截至2021年3月18日,在线学习人数接近19万人,居全国该门课程在线学习人数首位。
“永新村,是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古镇的一个村子,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水网、电网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收入明显改观……”这段文字,选自学生杨绍卿“家乡历史调研”作业。
“开展家乡历史调研,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增设的实践环节,希望同学们从微观的家族、家乡历史的视角,来感受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李雅茹副教授表示,这一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每次总结交流时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介绍自己的家乡。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连续6年面向全校学生举办“使命与担当”社会实践与创新竞赛,2020年报名学生达2000余人。该竞赛已成为同济思政实践教学的一大品牌。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深有感触:“时代发展,思政课也要在改革创新中寻求发展。思政课教学要善讲大历史,善用大场景,既要在历史与理论的相互贯通中启发学生,也要在实践与问题的彼此观照中激励学生。”
同济大学对思政课教学开展了专项督导,对4门本科思政课程、2门硕士研究生思政课程和1门博士生思政课程进行的全覆盖专项听课和质量督导检查结果显示,本科思政课的总体优良率为96.97%,研究生思政课总体优良率为100%。
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我给同学们讲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近日,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开课,300余名本科学子在现场静心聆听。这已是85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第二次讲授这门课程了。
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和王骏副教授主讲的专业课程“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也在新学期第一周开讲。课堂上,教师讲述了包括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内的上海红色建筑,特别介绍了沪上几处重点革命文物和红色遗产保护修缮项目,深化学子对红色历史的认知。
构建“大思政”格局,同济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延伸和升级。学校择优遴选资助建设24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31个示范专业课程链及6个示范专业,重点建设5个课程思政领航学院、13支特色改革领航团队、93门精品改革领航课程。同时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融入每门课程,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2020年9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编制完成国内首部针对专业门类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制定每门课程立德树人达成指标;学院还联合全国36所高校院系成立“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共享共用优质资源,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批专业教师自觉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向学子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厚植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比如土木工程学院顾祥林教授发起并主授的“工程伦理学”课,通过对一次次重大事故的反思,在工科生心底培植“工程伦理”意识;外国语学院吴建广教授主授的德语专业“跟马克思学德语:《共产党宣言》”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研读、翻译经典原著,培养有信仰、有能力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翻译人才。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60014/606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