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民晚报】毕业就创业 自己当老板 同济大学科技园迎“新血”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0-06-10  浏览:

近日,同济大学国家科技园迎来了一批创业者,他们都是受疫情影响的2020届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用“自己做老板”的方式完成就业。

毛大为毕业于同济经济管理学院MBA班,他创业的项目是“文化旅游”。乍一听,这如同一家旅行社。其实不然。它是一家以专业手段策划、评估各地文化旅游项目的创新企业,还负责旅游项目的管理。拥有专业背景的毛大为对此信心满满:“国内类似的企业还不多。疫情过后,旅游产业必然会报复性增长,而专业化的管理会为旅游项目带来更可观的收益。”

同济科技园坐落在著名的“同济建筑设计产业带”,如今称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以同济大学四平校区为核心,以控江路、大连西路、密云路、中山北路、杨树浦港为界,面积2.64平方公里,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同济科技园目前入驻的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多为同济毕业生创业企业。在疫情艰难的就业背景下,仍有一批同济学子选择以创业来实现就业。

赵国庆刚刚在同济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新材料。他走进科技园,将多年研究成果带到创业企业中来,希望推广一种新型心脏支架,这种支架最终能自动在人体内融解。

还有一名创业“牛人”王群龙,作为同济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在职博士,他在同济科技园内开办了上海净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开办不久,其创新产品便在抗疫中大显身手。

由王群龙主要领导研发的产品——缓释消毒杀菌材料,证明能大量杀死新冠病毒。他还主导研发了新一代智能便携式制氧机,获得了第八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新材料行业全国前十,国家财政部30万资助),在新冠疫情中也有大量应用案例。

2020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堪称“难上加难”的大学生就业年。就业难,创业也难。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

创业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剂“良方”?关键看优惠政策是否落地。

毛大为介绍,创业之初,就得到学校及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数十万元资助。进入科技园后,了解到无论是学校还是所在的杨浦区,都有许多优惠政策。

不过,颇有意思的是,记者采访多位同济创业学子时,对于具体有哪些扶持政策,他们自己都不太清楚。原来,同济科技园为每家落户的大学生创业企业都配备了“专人服务”,诸如税收优惠、税费优惠、专利申请、社会中介等等,各项具体事务都由园区帮助创业学生解决。“优惠政策,由园区帮我们落地”,毛大为说:“我们一般都是拎包入驻,即刻开展业务,其它的琐碎事基本不用多想,也不用跑腿。”

在同济科技园内,各服务平台主管都要出任大学生创业企业联络员,了解企业需求,定时召开联络员联席会议。利用既有的孵化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开业指导、入驻管理、创业培训、提供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中介服务、协助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组织申报科技创业项目、落实财税扶持政策等等。

同济科技园俨然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福地。更可喜的是,创业的大学生企业还要招聘“同门中人”。“同济很多学生毕业后,就留在了环同济,进入他们学长创立的企业一起打拼”,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方雅静介绍,创业带动就业,“追随学长学姐的脚步”,这种氛围在同济很典型。

链接:http://newsxmwb.xinmin.cn/kejiao/2020/06/10/31743307.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