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学报】“召唤”声中,是平凡英雄的身影和艺术家的心

“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的创作故事
来源:文学报   时间:2020-04-23  浏览:

“尽管看不清彼此的容颜,但我们依然可以用眼神互相致意;尽管触不到彼此的指尖,但我们依然可以用脚步互相并肩;尽管道不尽彼此的心绪,但我们依然可以用艺术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鼓舞、互相激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听见了党和人民的召唤,听见了责任和使命的召唤,听见了真爱和真情的召唤。”于4月8日武汉“解封”起开始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前言这样写道。

东方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监护室蔡小红说,靳文艺油画《抗疫天使——2020年2月9日,武汉,晴》唤起了她关于武汉抗疫生活细节的回忆

在这饱含责任和使命、真爱和真情的召唤声中,上海的艺术家们,从90岁的国画艺术家汪观清,到深入武汉一线的摄影记者,通过800多件作品,共同描绘出疫情期间丰富而真实的世相。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作品都画了戴着口罩的人:他们是医护人员、快递小哥、基层民警、建筑工人、小区门卫……他们,是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

二十位画家共同画下普通人的携手奋进

与展览同名的画作《召唤》:一幅高2.2米,长18米的巨幅作品,是上海美协邀请沪上老中青画家共同创作、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一幅以抗疫为主题的绘画作品。20位画家从3月17日策划建组,3月20日召集所有画家分工合作,最后调整修改,完成创作,在两周内夜以继日激情合作,“反映了人民在面临疫情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和坚定”。

布满画面的众多人物,都是抗疫期间的平凡英雄,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是孩子的父亲与母亲,也是疫情期间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保障生活的后勤人员、是风雨无歇为医生送餐的快递小哥、是热成像监控仪下接受体温检测的普通市民……在人类命运的共同时刻,他们携手共进,就像20位上海画家选择在这一刻,共同画下许许多多普通中国人的面孔。他们是所有恪尽职守的奉献者。“我们想表达人类抗击疫情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斗志。在这个大时代,在这个危难时刻,每个小人物都能响应召唤,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疫情让我们见证了人性的力量。我们和在前线拼搏的医护人员及困顿于苦难中的人们共命运,我们和世界各地深陷恐惧灾难中的人们共命运,艺术家是在用画笔和作品,向生命致敬,向逆行者致敬,向在每一个岗位上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奉献者致敬!”《召唤》主创之一、画家刘亚平动情地表示。

“画面语言是瞬间艺术,尤其是在这个读图时代,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将能量传递出去,用超越语言的方式,整体性传递民族的热望。”画家平龙表示。这次,他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画面的呈现效果,调整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这幅作品汇集了不同的素材,不同的抗疫场景被放到了同一个画面里,具体创作时,每个画家的绘画语言又不太一样,这就需要动用一些艺术手段将它们串联并统一起来。”比如,一组快递纸板箱巧妙地解决了由普通民众自发捐赠防疫物资到齐心协力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转换,大量的暖色贯穿了整幅画面,形成整体气势。很多画家一次次忍痛割爱,一次次推倒重来,努力顾全大局,才有了最后呈现效果。

作为援鄂医疗队员的家属,画家姚尔畅将受邀配合参与部分工作视为“理所当然”,更是责无旁贷。同时,这次创作也让他“对水彩画、或者说水性媒介材料表现特性的重新认识”,“虽然这次是在画布上使用丙烯材料,但主要作者都是水彩画家,无论思维方式还是作画习惯都离不开水彩技法。传统水彩画透明、轻快、流畅,一般来说不尽适合众多人物为主的巨幅重大题材创作。而这次实践,无疑对水性绘画媒介的拓展做了有益的探索,或许对今后水彩画形式和语言的多样化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画家李利民则是首次参加这样规模的集体创作。“大型集体创作是在一个大空间中,不同于画家个人的小天地,不能拘泥于个体语言而使局部孤立存在,要时刻考虑到周围以及背景之间呼应的整体关系,不论造型、叙事、色调等,都需从个体调整为集体的格局意识。十来天的时间虽然短,但收获很多,作为画家,经验和教条可能会是创作中最大的阻碍,面对变化,可以尝试突破惯常的想法和思路。作为集体创作中的个体,一定是在统筹的前提下,从画面大关系、大框架上去思考,面对抗疫大局,我们的民族不也是如此吗?正所谓‘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他说。

艺术的创造源于现实,

记录将转化为纪念

从大年初二开始,同济大学教授、上海济光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阴佳在家中开始雕刻版画。他回忆创作初衷:“居家望着窗外和以往车水马龙不同的空荡街道,每天关注着密集频繁的疫情报道和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武汉之外的各地医护人员纷纷出征。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觉得应该做点事情,以缓解和改变日益不安的焦虑与迷茫无措。”

做什么?对阴佳来说,居家最便捷可行的方式就是作日常的记录,手边最方便的材料是刻刀和木板。“我当时的出发点并不在于记下具体的某件事和人,而是记录举国抗疫的状态和每天被感动的场景。因居家不能外出,所有信息来源均依赖电视中的新闻,中央台、上海台等,还有就是微信信息,打开收音机听滚动播放的疫情新闻,成了我从早到晚的生活常态。”两个多月时间,从大年初二起刀到3月底结束,阴佳没有休息过一天,超长时间握刀用力刻制,使得手指肿胀变形,晚上睡前需放在热水中浸泡许久,才能缓解日趋加重的疼痛,尽管这样,第二天醒来时右手依旧疼得伸不直,创可贴成了他那段时间的案边必备。

最终,阴佳创作的143幅木刻版画《2020不能遗忘的瞬间》以群像的方式,记录了疫情期间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整幅画面中心是一幅鲜艳的五星红旗,在143幅或沉着、或质朴、或凝重的画作组成的方阵中飘扬,环绕着五星红旗的,是那些在疫情期间感动了他的人和事。没有用常规的镜框装裱方式,而是将画面凸出形成庞大集群,犹如一个个视频定格,使观者仿佛又回到了那些被感动的瞬间: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一省对一市、军队驰援、警务工作者、社区工作、快递小哥、志愿者、院士、沉闷的防护服上的文字、卸下口罩后脸上的深痕、全民居家、治愈出院的患者……在展览中吸引了观众的视线。据悉,这组版画除了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外,还有一套由上海图书馆收藏,近期也在展览之中。

如何看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从来都是现实的反映,艺术的创造源于现实生活。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式也是多样的。这个特殊时期,我很难去用艺术来表现风花雪月。另外,版画从来都是一种与现实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抗战时各地艺术家创作的版画,都充分展现出当时全民抗战的状态,这些史诗般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的魁宝。”阴佳认为,人们对艺术的关注和解读,可以更多地从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基底层面来展开。“记录可以转化为纪念。籍此机会,我想通过这组版画作品表达我们对共和国脊梁和无畏逆行者致以最真诚敬意和感恩!希望庚子年春的这段经历永不再现,而敬意和感恩将是永远。”

发于本心的创作,

必会得到回响

口罩掩去了彼此的面容,但观众可以在展览上清晰地读出一个一个具体的名字:青年书法家张丰的行书长卷《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上书写了1649个名字,正是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完整名单。前来参观展览的援鄂医务人员纷纷在这幅长卷前驻足,辨认寻找自己的名字,在长卷前留下一张张具有纪念意义的合影。

来自东方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们在张丰创作的《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行书长卷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张丰的创作也颇费波折:医务人员的名字个个相似又个个不同,哪个名字该用哪个繁体字?名字漏写、错写如何补救?1649个名字能否兼顾可辨识性和艺术性,整体保持统一基调?定字体,定版式,定条幅,每一处细节都要考虑到。“标题原定的是小隶书,竖排,但写完草稿后发现太小气,不醒目,果断放弃,选用了相对厚实一些的楷书;医院的名字计划采用小楷,但后来发现小楷的章法以疏朗清爽为上,参差不齐又不好看,写大了一行不够,写小了挂墙上又看起来吃力,最后决定采用小行草,带点草书笔意,也不存在识读的困难。”回想起当初的创作过程,他有些感慨。“逆行的白衣天使们是这幅作品的主角,是他们的名字照亮了这件作品。作品是我们的,功劳是他们的。”

与《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离得最近的一幅画作,是画家汪家芳的中国画《巍巍中国情》。这幅以蒙太奇手法跨越时空的写意山水画宽5米、高3.2米,将武汉、上海和全国的标志性景观融于一体,众多感人场面交相辉映。画面中重点刻画了两座钟楼,一座是上海的外滩钟楼,另一座是武汉的江汉关钟楼,两座位处不同地域钟楼遥相呼应,昭示着2020年间两座城市的不同寻常,更是有提醒人们警钟长鸣的深刻意味。而整幅画以淡绿色彩铺地,建筑物周边青山绿水环抱,尽显郁郁葱葱,也预示着疫情过后,两座英雄城市必将迎来满目春色,充满希望。

汪家芳说,他当时想绘制的是“一幅有温度、有信念的城市景观,抒写人文关怀和中国精神的作品”。“那些天里,巍巍长城、黄鹤楼、布达拉宫、泰山南天门、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金银潭医院,以及上海东方明珠、浦东上海中心、外白渡桥、华山医院等标志性地标,还包括川流不息的海陆空物流输送链等一连串创作元素,不断在我脑海中交替盘旋着,腹稿由初略布局到轮廓成形,一遍遍打磨修正与完善,胸中块垒也随之积攒与厚实。终于,在3月15日那天,我饱蘸浓墨、凝注全神,落下了画稿第一笔。”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白与女儿李诗忆合作完成的大型布面油画剪雕作品《向心力·中国力量》则采用了版雕+油画+剪纸的创作手法,用四种不同的色彩来描绘武汉市标志性建筑——黄鹤楼,也应对了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黑色表示疫情爆发初期,充满了病毒的湖北武汉重灾区;深紫色表示从大年夜开始,全国各地英勇白衣医护工作者们不畏艰险,逆行而上奋力抢救一条条生命;褐色表示在收到来自全球帮助下逐渐好转的场景;最后在蓝天白云下,红色则表示当下中国疫情接近尾声,迎向光明的未来。

每天关注疫情新闻,整个假期足不出户,情绪在悲伤与感动、揪心与激昂中轮番波动,李守白在与“90后”女儿的碰撞交流中,有了《向心力·中国力量》的诞生。他说:“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所谓主题,并非是对应一个具体的形象。在我看来,真正的‘主题’永远都是从心出发的,有真挚的感情流露,也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表达,这样的主题创作,发于本心,也必定会得到回响。”

众志成城的奇迹,耸立在中国大地上。“生命是如此脆弱,生命又是如此坚强/有人颓然倒下时,更有人挺身而出/在危难中筑起抗击疫魔的巍巍高墙/人性的光芒照亮了灰暗的夜空/众志成城的奇迹,耸立在中国大地上”。在展览的后记中,诗人赵丽宏以《在春天回望》为题,写下诗句。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面前,上海文联、上海美协展现了他们在整合艺术力量、动员艺术家的高超能力。上海的艺术家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饱满的激情,在一幅幅画作前,我看到了饱满热烈的色彩和线条,也看到了他们炽热的真情实感。逆行者的高光时刻,雷神山火神山的夜以继日,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平常百姓的家居抗疫……展览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这段特殊的历史,展示了这一严峻时刻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参展作品种类也十分丰富,中国画、油画、漫画、木刻版画,古典、现代、抽象……可以说是一次对抗疫相对真实的艺术展示。即使有些作品在艺术上还可更进一步,但这种朴实的、即时的艺术力量,还是会感动后来的观众。”参观展览后,评论家毛时安难掩内心的激动。

“我看到了上海美术和艺术的未来。”毛时安表示,“800多件作品再现了严峻时刻的许多平凡英雄、日常英雄、无名英雄,再现了他们守望相助的坚强,生命至上的坚定,面对病毒的无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深爱土地上的值得我们深爱的中国人。”

(原文链接:http://wxb.whb.cn/html/2020-04/23/content_919663.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