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暖意融融竞奏心声

来源:   时间:2002-12-08  浏览:
今天上午,出席党的十六大的上海代表团举行全团大会,继续讨论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驻地京西宾馆会议厅里摆放着一排红星凤梨,灯光格外明亮。
预定9时进行讨论,但代表们8时30分就已经来到会场,在相互交流中等待着。8时55分,江泽民同志胸佩鲜红的“出席证”,在黄菊、陈良宇同志陪同下,神采奕奕健步走进暖意融融的会议厅参加讨论,代表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江泽民同志的到来。见到99岁高龄的十六大特邀代表夏征农,江泽民快步走上前去与他亲切握手问候。
拿着代表团的名单,江泽民和熟悉的同志一个个打着招呼,整个会议厅沐浴在一片喜气之中。
主持讨论会的上海代表团团长陈良宇首先发言。他说,昨天上午听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心情十分激动和兴奋。在那庄严的时刻,禁不住心潮澎湃,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而自豪,也为自己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自豪。同时,大家感到实现下一个发展目标任重道远。代表们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尤其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我们党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将激励全党全市人民为实现新世纪的新发展而不懈奋斗。
代表们在讨论中谈及13年来的变化,有着高度的认同感。来自大型企业的代表胡茂元和谢企华说,中国这13年的变化都是每个人亲历的,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上海的轿车产量从13年前的2万辆发展到2001年的30万辆,今年可以达到40万辆,整整增长了20倍;上海宝钢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钢产量已经达到1150万吨,居世界第7位。说到发展,两位代表深情地回忆起江泽民同志对上海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关心和支持,并表示一定要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谋划更大的发展,双双争取进入世界500强。听着两位企业代表的发言,江泽民同志不住地点头,多次插话询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胡鋐亮代表是上海浦东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的发言含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引起了江泽民同志高度关注。目前的张江,已经形成微电子芯片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先进的软件园区,同国际上主流技术的差距从3代以上缩小到1至2代,拥有专利90多项;生物医药方面,已有160多个项目进驻,“药谷”的地位已经基本奠定。江泽民边听边专心地在褐色的笔记本上记录着。王秋玉代表在讨论时,激动地谈起我国航天事业十几年来跨越式发展,从火箭到卫星,从导弹到飞船,话语中流露着几许骄傲。她说,“神舟”飞船的“神舟”两字还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她在会场上“宣布”:经过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中国人的飞天之梦即将要实现了!江泽民凝望着王秋玉代表,频频点头。
听着代表一个个发言,夏征农老人憋不住了。虽然已经99岁,但夏老思维敏捷,激情满怀。作为特邀代表,他首先感谢党中央给了他这份光荣。他说,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深刻总结了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排除万难。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不可能建设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夏老的话音未落,江泽民带头鼓掌,顿时,会场内响起一片掌声。控制了一下情绪,夏老又念起了自己为庆祝十六大召开而写的一首诗,边念边解释。会场里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时,江泽民拿起笔记本,缓步走到夏老座位前,递上笔,请他把刚才念的那首诗写在本子上。
讨论在严肃而又不乏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着。吴启迪代表转达了李国豪教授对江泽民同志的问候后,谈起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她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由于这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形象树立在世人面前,使得大学生们的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的关心程度、对振兴中华的自信心,都大大提高了。江泽民凝神倾听,在笔记本上不停地写着。此时,吴启迪拿出一件礼物,这是一本小小的红色纪念册,封面上印着“向党说句心里话”几个字,原来,不久前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团代会,团员青年纷纷表达对党的追求,里面记录的正是广大团员青年的心声:我要入党!兴奋之中的吴启迪捧着纪念册送上前去,江泽民笑容满面,双手接过这份“厚重”的礼物。
结合大会报告,联系上海13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代表们有说不完的话。大家共同的感想是,上海的巨变只是全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这是一段艰难曲折的里程,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包起帆代表在会场上展开一幅由上海几位著名劳模请人绘制的国画“丰碑”,充分表达了上海代表和上海人民的真心感受。
胡延照、吴贻弓、李良园、潘龙清、朱国萍等代表纷纷发言。时间不知不觉中已过11点,还有许多代表要发言。江泽民兴致勃勃,示意让没有发言的同志继续说下去。



《文汇报》2002年11月10日第一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