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汇报:裴钢:人生可持续发展,“阳光”是根本动力所在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4-06-20  浏览:

  今年7月28日至8月2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将在申城举行。受运动会组委会委托,文汇报于今年5月15日开始发起全国“阳光少年”评选活动。
  真正的“阳光少年”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值此“阳光少年”评选大幕拉开之际,3所名校的掌门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齐聚一堂,畅谈他们心目中的“阳光少年”。
                                                                                                                                         ——编者
  

文汇报--裴钢

      裴钢 同济大学校长 中科院院士
  青少年是否阳光,跟他们习得多少知识并没有太多直接关系,但跟他们的内心却有莫大的联系。“阳光”很大程度上是指一个青年给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哪里呢?来自他的道德、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特别想谈谈责任感。和我们这代人不同,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家庭的重心所在。所以,这代人常常“习惯于得到,很少去给予。”
  除了这个心理层面的共同特质,青年一代客观上也受到现代技术的“侵扰”——几乎从童年开始,虚拟世界就已经切入了他们的生活。无论是学习、娱乐、社交,还是做其他的事情,网络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青少年都喜欢玩网络游戏,这些打打杀杀的游戏背后所蕴藏的暴力以及“成王败寇”的通关晋级模式,都在不自觉地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
  怎样的年轻人才算是阳光少年呢?首先应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在自己遭遇挫折的时候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找到内心的平衡;在对待他人时,更多地考虑付出、给予,并从服务他人中获得幸福感、成就感。
  把现在青少年的真实成长环境和“阳光少年”的内涵进行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让更多的青年学子“阳光”起来,教育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也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难题。在很多时候,教育所发挥的功用,是为学子们的心灵注入正能量,从而去抵冲社会环境已经对他们造成的负能量,或是已经产生的潜在不良影响。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是“50后”,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基本上生活在一个“平均主义”的时代,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差异没有现在这么大。后来因为种种因缘际会,有的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了机遇,出人头地、脱颖而出,当然也有很多人过得比较平淡。而谈到身边的精英人士,我们大部分人是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高兴。一方面固然会认为他们运气不错、很努力,另一方面反观自己,大家也都会感到平安是福,随遇而安,不至于产生心理失衡。
  但和我们这一代人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很年幼的孩子,就要面临所谓的“起跑线”上的竞争,成人世界的竞争规则过早地“辐射”到未成年人的世界。包括考试在内,年纪轻轻的学生,很多时候都要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别说过不了独木桥的孩子要承受各种压力,就算是过了独木桥的孩子,他们也不见得非常高兴,因为可能还有很多的竞争对手,还有更高的目标要攀登……
  所以,当下的教育面临的情况是非常棘手的。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而是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相关。
  实事求是地说,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年轻人,论其吸收知识的速度、他们的眼界和见识,都要比过去几代人强得多。但他们的精神家园、心灵世界也因此而更需要呵护,需要我们积极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比如,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个人如何化解压力,如何在逆境中成长,这就是一个很需要被重视的问题。如果青少年们无法泰然地面对自己,哪怕他们的考试分数再高,学得再好,这样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
  一个阳光的少年,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人,能很好地把握个人的得与失。另一方面,阳光少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担当意识,它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比如你是一个倡导绿色生活的人,那么你平时空闲时,应该更多地到大自然去走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而平时在学校里,你会自觉地节约用水用电,把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你的整个生活之中。
  同济大学不久前结合大学章程的制定,把“可持续发展”写入了同济章程。我们相信,青年人还有很长的一段人生路要走,就一个人的人生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心灵“阳光”将是其根本动力所在。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06/20/content_67.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