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深圳特区报:委员建议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14-03-11  浏览:

  ■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杨丽萍 周元春 叶志卫
  去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亿多人,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5年之前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多个知名网站两会前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显示,养老等社会保障话题受关注度位居前列。
  “银发浪潮”滚滚而来,同样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担忧和思考,纷纷为“中国式”养老支招。
  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的情况不同,我国以发达国家一半的人均收入水平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的鲜明特征。“中国式”养老,钱从何来?
  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认为,应建立和完善结构均衡的多层次养老资产保障制度。首先是要打破身份界限,整合现行政府部门退休金、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建立全国统筹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防止老年贫困。同时,打造多元化、可持续的养老资产管理体系,比如建立“以房养老”等个人理财计划,从试点逐步扩展实施范围,同时推出遗产税,增强“以房养老”保障的吸引力。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家,养老床位390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2%,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0.6张。养老院“一床难求”,即使钱没问题了,也不知该去哪里养老。
  郑惠强委员则认为可通过推进可持续照料的养老社区建设来应对“一床难求”的问题。
  居家养老,谁来照料?
  全国老龄办2月27日发布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10大城市的老人调查显示,51.1%的被访者为空巢家庭;一半老人自述有高血压病;80岁以上被访者的丧偶比例高达53.7%,老人的居家照料问题突出。
  郑惠强委员则建议,鼓励投资建立专业的老年家政和护理机构。建立养老家政和养老护理制度,规范老年家政和护理职业涉及范围,明确服务人员服务责任和上岗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按标准考核上岗;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不合格的机构和问题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深圳特区报北京3月10日电)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4-03/11/content_2802238.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