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31日是同济大学2013级本科新生报到日,迎来4340名新学子。其中,来自西部12省份的学生占该校录取学生总数的26%,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录取学生总数的52%;在全国17省份面向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招生规模比去年扩大一倍,达60人。
如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都能顺利入学?今年,同济大学一共投入60万元经费用于迎新帮困。
当天一早,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行政楼大厅内,一条“绿色通道”早已铺好。家乡连年遭遇水灾、旱灾,来自河南农村的小杨很快就办理了缓交5000元学费和1000元住宿费的手续,并获赠一个价值350元、内装有学习生活用品的爱心包,以及一套含电话卡、交通卡、英语学习卡、健康生活卡、慈善义工卡等的“多彩生活爱心套卡”。
当天,与小杨一样受助的还有该校数百人特困新生。同济大学一共为这些困难学生发放了300个爱心包、100张总价值3万元的爱心领用卡、100套总价值近10万元的“多彩生活爱心套卡”,以及为他们每个人特别准备的《中国梦》和《复兴之路》两本书。
早在暑假期间,这些新生就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同济大学的真情关爱:老师打来长途电话,关切询问家中经济情况;不久后,他们又收到了同济大学汇寄过去的500元,作为来上海报到入学的交通费。
据同济大学学生处老师介绍,学校还预备了15万元新生临时困难补助,将于9月发放给特困新生,以缓解其燃眉之急。
今年每一位走过“绿色通道”的困难新生,都将获得一张“慈善义工卡”。学校依托校内外慈善教育基地和公益基金支持,鼓励这些同学在受助的同时,“做一天慈善义工,参加一次慈善公益活动,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将爱心传递。
另据了解,同济大学助学服务中心还重点关注来自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群体,着眼于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开设了“新生成长学校”。从新生入校一开始,就针对这些新生初入大学的适应、解困和学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着力为学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自2010年新生成长学校项目启动以来,已经为千余名困难新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支持。 ■黄艾娇
http://www.yptimes.cn/html/2013-09/03/content_2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