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彭德倩 实习生 周扬清)前昨两日,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不少大学“新鲜人”发现,迎接他们的校园“新鲜事”不少:中外学生同住一舍,进校当天可转专业,新生成长有了“校中校”。
昨天复旦校园,共有3253位2013级本科新生,以及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留学生来报到。为了加深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今年,外国留学生处与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推出了中外学生合住的“住宿体验”项目。部分2013级留学生新生经申请后参与项目,可与中国学生同吃住、同学习、共生活,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习俗,更快地融入中国社会。据了解,目前已有来自美国、阿根廷、新加坡等国家的不少留学生同学申请加入该项目。
来自河南的学生小李考进了众多学子热切向往的同济大学汽车专业,前天来校报到时却被同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的学科培养方案所吸引,当天就填写了报名申请表。只要通过专家团队面试,他即可转入“生命科学学科拔尖试验班”。据了解,同济大学面向新生开放基于强化数理基础、学科交叉、国际合作交流的8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旨在培养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拔尖后备人才的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小李一心向往的实验班,将配备以中科院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杰青等为核心的顶尖教授团队,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班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班内学生大一开始就能与教授面对面探讨科学问题,并进入一流教授的实验室动手实践,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直接进入硕士或博士阶段学习。
每年开学报到日,大学都会为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准备“绿色通道”,助其无忧入学。复旦大学今年为59名有困难的学子提供了共计14300元的路费补助。新生报到后,校方还为他们发放总计10万元的物资套餐,包括了新生入学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同济大学为困难学生提供300个爱心包、100张总价值3万元的爱心领用卡、100套总价值近10万元的“多彩生活爱心套卡”。今年,在经济帮助以外,同济为这部分学生开设“新生成长学校”,就入学后的生活适应、学业发展等学生需求,提供指导并开展各类活动。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9/02/content_1086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