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同济大学规划师团队为灾区灾后安置与重建做规划

来源:上海教育网   时间:2008-05-24  浏览:
  5月22日下午和傍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26名师生,分三批从上海飞赴成都,为抗震救灾和灾后安置提供智力支援。该校副校长陈小龙也于当天傍晚乘上飞机,作为学校党政领导的代表,前往灾区慰问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同济师生。至此,连同此前已经在四川的51位专家和医务人员,直接服务于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同济大学师生达到了77人。
  同济大学“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5月16日正式成立以来,实质性行动不断:5月15日,3位教师作为国家地震局“应急灾评组”成员,赶赴地震灾害现场开展深入调查;5月16日,6位教师作为建设部派出的“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重灾区进行“危房”评估为灾民“找家”;5月18日,6位规划专家作为先遣队赶赴灾区,与建设部、四川省建设厅有关领导商谈承接灾后安置规划任务事宜……如今,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同济大学师生的肩上:为成都灾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4个市县40多个乡镇的灾后安置做规划。
  5月22日分三批飞赴成都的26位师生中,6人作为建设部派出的第二批“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成员,接替5月16日飞赴灾区西林小组,在受灾严重市县开展“危房”评估,为灾民“找家”。其余均为灾区安置重建规划人员,他们将与此前已经先后到达的23位教授、规划师和研究生会合,加上最近一、二天内还将陆续前往的近40位师生,组成80人左右的同济大学规划师团队,同时吸收当地规划局的干部职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师志愿者,共同为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灾区县的40多个乡镇做灾后安置与重建规划。
  据了解,为了尽快安置目前仍在帐篷里的受灾群众,国家已经召集全国22个省的建设力量集聚在四川,目的是举全国之力尽快完成临时性安置房的建设。安置规划早完成一天,建筑工人就可以早一天开工,临时用房就可以早一天建成,灾民就可以早一天离开帐篷。为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成都灾区灾后安置规划“总规划师”吴志强给规划队下了道死命令:两天完成一个城镇的临时过渡房的规划,5月30日之前完成4个灾区县所有临时过渡房的规划,以此作为“六一”儿童节送给灾区孩子们的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
  2008年5月24日 上海教育网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