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暴雪预警升级 申城科学应对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08-02-03  浏览:
     大雪纷飞申城,雪情强度多年罕见,今天雨雪天气再度重来,上海中心气象台把2月1日发出的暴雪黄色预警信号“连升两级”变为橙色预警,气象通信联手发布防御指引,防御指引同时制作成新闻稿件,通过电视、电台和平面媒体播发,引起全市对本次降雪过程的高度重视。 
  从1月25日—29日,连续四天降雪过程是上海自1964年以来最长的一次。其中,1月29日,上海市区累计雨雪量是新中国成立后自1951年有雪量记录以来最多的一次,市区累计雪深是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而郊区雪深是198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节能建筑、智能交通、超级电容车,申城这些高科技集成都在多年罕见的暴雪飞降中接受一次大“检验”。 
  雨雪交加,沪上节能建筑经受低温的考验。据了解,自2005年5月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和2006年7月1日上海全市所有新建公共建筑纳入节能设计和建造开始,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推进,新建建筑均实施外墙保温系统,以期达到保温节能目的。目前,上海建筑保温墙体外面主要以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和胶粉聚苯颗粒系统外墙保温系统为主。对于一些保温效果不佳的既有建筑,需要进行外墙改造,实施外墙保温。门窗也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中空玻璃或者镀膜玻璃配上隔热的新型门框隔热效果会更好。未来的沪上建筑将会主推更加适合本地气候外墙保温材料。 
  雨雪天气,车多路滑,申城早已安装的100余块智能路牌帮助疏堵。在高架上看一眼智能路牌就知道前方的基本路况。现在“智能路牌”已经成为上海驾车人对路况的“智能顾问”,司机通过它就可以决定应该提前换路还是安心等待。 
  由上海电科所、同济大学等共同研发的“智能化路牌”首先出现在市区部分高架路匝道口,用红、绿、黄三种颜色显示路况,分别代表道路拥堵严重、道路畅通以及道路状况处于两者之间。它是通过安装在停车线前的感应器,对驶过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然后将数据发送至交通信息中心,由中心实时处理后再将信息反馈到标志牌上并以三色显示,这使司机们能够及时择路而行、避开前方拥堵。 
  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马兴发表示,目前智能路牌已经在全国十余个城市广泛使用,它不仅使交通拥堵状况有效缓解,司机还可以根据路牌提示的路况做好换路准备。这不仅减少了司机的矛盾心理,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也提升了上海相关系统产业化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行驶在雨雪交加的寒冬,对于沪上知名的“11路”超级电容车也是不小的考验。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超级电容器课题组组长华黎介绍说,超级电容的特点就是低温运行好,而且在低温实验的测试中,在零下40℃的温度下,超级电容车可以正常运行,迎接上海的暴风雪“挑战”根本不成问题。 
  超级电容车看上去像一辆无轨电车,但不同的是“剪”掉了头顶上累赘的两根大“辫子”,并在车底部安装了一种超级电容器。车进站后趁着上下客的间隙,车顶充电设备会自动垂直升起,搭到隐藏在候车站“屋檐”下的电缆上,30秒钟即完成充电,能平稳行驶3—8公里,最高速度则可达每小时44公里。可是如果充电板结冰了会影响充电效果吗?华黎表示,充电的接触板是高电压装置不会结冰,同样,在电车顶部的接触板也是高强度的碳板,不会受到低温和湿气的影响。华黎透露,目前在运行的11路超级电容车共有10辆,春节前后将增加7辆并投入到外圈运行以减缓城隍庙的客流量。(本报上海2月2日电) 
     科技日报 2008-2-3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