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频道2月2日电 日前,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与同济大学共同开发的客运专线轨道设标网测量系统,通过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以及京津城际公司等测绘领域和设计施工单位专家的鉴定,并被确认为"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介绍,国内首条客运专线--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铺设无砟轨道所需建立的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要求高,施测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特别是轨道设标网,是一种全新的测量方式,国内通用的测量平差软件不能很好地对轨道设标网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和精度估算。为此,2007年,铁三院将开发研究的精密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系统,首次应用于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精测网建设中,测量成果经德国博格公司审核通过,并已取得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使用部门很好的评价。
这个系统是铁三院继新建铁路、既有铁路测绘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开发并全面推广应用之后,结合客运专线精密网建设的需要,推出的又一测量一体化系统,开发成果除满足无碴轨道设标网建设的紧迫需求外,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精密导线、导线网、交会点、变形测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系统能够实现轨道设标网全站仪自动测量、数据质量智能控制、自动输出报表以及与测量平差系统的无缝衔接,达到了测量数据采集、管理、输出、平差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一体化。机载程序能够让全站仪像"测量机器人"一样工作,实现了轻松值守、全天候、全自动、智能化测量,减弱了人工干预引起的照准等误差,后处理程序可加工输出多种标准化格式原始数据成果,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对外业测量数据质量再次检查核定,并输出测量质量分析报告,显著减轻了外业测量人员的体力、脑力、眼力和内业人员数据录入、复核、处理的劳动强度,一体化作业模式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华网天津频道 2008年0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