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隧道保障行车安全
本报讯 (实习生 沈洁 记者 彭德倩)你也许不知,暗沉沉的隧道可能成为威胁行车安全的“黑洞”。昨天从同济大学传出信息:该校交通学院三名大三学生设计出“彩色”隧道,通过对驾驶员的视觉效应,保障隧道内行车安全。这一创新设计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获一等奖。
许多驾驶员反映:从明亮的露天马路驶入隧道,眼前一暗。黑白一成不变的墙,让人昏昏欲睡。设计小组成员曾栋鸿隧道行车时也有类似感受。隧道设计究竟对驾驶者心理有没有影响?研究小组作了大量调查,还利用测量驾驶者视点分布位置的仪器,测得在隧道外驾驶员90%的视点集中于周围环境,而在隧道内,仅有50%的视点落到车外,司机的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曾栋鸿和吕颖、杨辉等同学大胆提出:让隧道“丰富多彩”,让司机“张弛有度”。他们找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材料,了解设计规范和方法,还钻研跨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各种色彩的“性格”,最后设计出理想中的“彩色隧道”——隧道内两侧墙壁以海蓝色为主,上面隔一段距离就是一排绿色箭头。同学们解释说,“蓝、绿这样的冷色调,在视觉心理学上都是‘后退色’,能让人产生空间上的‘后退’感,使隧道看上去更宽敞,减少驾驶者的紧张与疲劳,而适量的箭头可让墙壁不至于空荡荡的,能给驾驶者以视觉刺激”。在墙壁靠近地面的一段,则有一条亮黄色的暖色调“金带”,“这一‘冷’一‘暖’,一‘松’一‘紧’,可以充分保持驾驶员的注意力。”
据了解,研究小组已向世博园过江隧道项目推荐了这个设计方案,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上海城市建设出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