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5·18”之重头戏———2006中国(福州)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今日开幕。本次大会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突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重点,来自国外及中国大陆与港台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会议,交流和探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
同时,会议开设“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城市生态”、“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以及“海峡西岸城市发展”四个分论坛。
专家观点之交通近期公交线网要兼顾两方面
福州如何解决出行难的问题?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所长陈仁春提出,福州市公共交通,应建立一个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公交(BRT)为主导,常规公交为辅的大、中、低运量俱全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
快速公交线网近期布局方案是,一方面作为提升新区土地价值,调动新区发展的活力,引导城市规模的延伸;另一方面以客流为导向,解决中心城区公交客运的紧张局面。考虑近期线路方案的实施可能性和实施效果,近期线网基本构架为“三纵三横”,“三纵”指五四五一路、六一路、八一七路,“三横”指工业-国货路、乌山-古田福马路、杨桥-东大路。
三环路为市区快速路
陈仁春建议,福州应建设与对外交通快速衔接、与市区骨架道路网顺畅连通的快速路网络系统,规划在2010年前完成60公里快速路网的建设;2030年前后完成至少120公里。初步规划市区快速路为三环路。
福州城市扩展的态势是“东扩南进”,未来的交通流向以东西向为主,南北向转向东南的交通流成为福州市交通流的一大特点。因此,需在南北轴的适当位置,设一条东西向的快速干道,起点从国货路立交,终点到西二环,线路总长约7.2公里,同时经尤溪洲大桥向西延伸后,就能东连鼓山,西至闽侯。
而出入城市快速路,则有东、南,西南、西北、北几个方向。东边是通往马尾港以及福州港深水港区的松下港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这个方向规划东三环延伸线作为出入城快速干道;南边是通往闽南方向,这个方向的出入城快速干道由福泉高速公路福州连接线承担;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通过浦上路、福湾路出城,其中,福湾路经湾边大桥接上福厦高速公路复线;城市北面出口的快速干道是从北三环的北部打开一至二个出口与绕城高速公路(京福、同三北连接线)相接,以五四北路和铜盘路为最佳。
另据专家透露,对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能力的分析,预计到2015年前后,福州市可建成轻轨线总长15~20公里。到2020年,可新建成轻轨线总长约40~60公里。到远景目标年2030年,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专家观点之文化福州特色正在消失
“在众多城市中,福州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有感于她浓厚温和的文儒气质和美丽的自然环境,我经常把福州的城市特色、传统街区,作为很好的例子来介绍。”将出席此次论坛的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阮仪三教授,在向大会组委会提交的论文中如是评述福州的城市特色。
至于福州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阮仪三认为福州冠有十城之名:古城、帝王城、军事城、海港城、工艺城、文化城、温泉城、榕城、丝织城、华侨城。不过,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这些魅力正在消失。
阮仪三认为,福州虽有众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却缺少对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统筹考虑,综合利用的观念,未能在福州的整个市域范围内,整合各种遗产资源,发挥其真正价值。福州的城市魅力,远不如泉州和厦门。
记者关永辉 马智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