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驻沪领馆科技处代表团探访同济大学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
来源:中西学院
时间:2025-08-05 浏览:
7月29日,巴西驻沪总领馆副总领事卢山(Lucas Lima)、科技副领事佩德罗·佩索托(Pedro Peixoto)及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学者、企业人士一行访问同济大学。双方就中巴在数字建造、智能城市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机遇展开深入探讨。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中西学院相关负责人接待了代表团一行。

代表团首先参观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数字设计及机器人建造实验室(DDRC)与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ACL)。在数字设计及机器人建造实验室(DDRC),代表团现场观摩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建造系统如何实现复杂建筑构件的精准成型。实验室负责人演示了机械臂3D打印技术,并介绍其在异形建筑结构、低碳建材应用等领域的突破。

在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ACL),代表团了解到实验室团队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参与国家级重点文保工程。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与材料分析技术,同济团队在天安门城楼保护、明代砖石质城墙保护维修、布达拉宫墙体修葺等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同济大学科技园(杨浦园),代表团获悉这里已成功孵化400余家初创企业,其中大部分由同济校友及教授团队创立,形成覆盖智能建造、绿色材料、数字孪生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巴西科技官员对此深感兴趣,期待未来推动巴西创新项目来华孵化。

随后,作为行程亮点,代表团深入探访复兴岛。作为上海首个以“量子城市”为发展理念的试验区,复兴岛向代表团全景式展现了未来城市模式的探索路径。这座百年工业岛正通过“数字岛、设计岛、人文岛”三位一体的定位,重构城市空间价值。当获悉小红书REDLAND项目将运用AR技术重构复兴岛工业遗址时,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这种科技与文旅的融合模式对巴西港口城市改造极具参考价值。”

在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SFAB),代表团见证了建筑机器人集群施工的突破性进展。一造科技展示的全球首座3D打印可居住建筑案例,让巴西专家惊叹中国建造技术的迭代速度。双方未来将就3D打印技术在亚马逊雨林区域的应用展开技术磋商。

此次访问构建了中巴数字科技合作的新支点。卢山在总结中表示,同济大学在智能建造、数字城市等领域的探索与巴西“再工业化”战略高度契合。巴西驻沪领馆科技处代表团对同济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卓越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未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期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在学术科研及产业合作等方面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