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教师午间沙龙举行,揭秘AI工具赋能教学科研的“效率密码”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时间:2025-05-14  浏览:

5月9日中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教师午间沙龙在四平路校区举行。本次“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系列主题活动,邀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卫志华教授带来题为《大模型工具魔方:从提示词到智能体跃迁实战指南》的主题分享,聚焦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与教育场景实践,为教职工揭秘AI工具赋能教学科研的“效率密码”。活动吸引了近90名教师现场参与,80名教师线上互动。

讲座中,卫志华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核心,详解其“免费、开源、多场景适配”特性,现场演示智能对话、文本生成、代码补全等功能,甚至展示读取PPT与图片文字生成教案的“多面手”能力。她表示,AI是“跨学科协同脑”,举例上传学术报告后,DeepSeek可自动提炼摘要并生成可视化图表,助力教师脱离繁琐信息处理。针对实操痛点,卫志华提炼“提示词撰写黄金法则”——明确需求、细化指令、迭代优化,并通过DeepSeek与Kimi联动演示,10分钟完成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的学术PPT及配套思维导图,引发在场教师“效率革命近在眼前”的惊叹。她还对比分析文心一言、豆包、Kimi、通义千问等主流国产大模型的独特优势,以“DeepSeek+即梦AI生成学术海报”“腾讯智影制作数字人授课视频”等案例,诠释工具协同的多元可能。谈及行业趋势,她探讨了“生成式AI普及化、具身智能突破、伦理与技术共生”三大方向,认为未来课堂将是教师智慧与AI效能共舞的舞台。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