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同济大学-英飞凌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在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总部正式揭牌。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曹静,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汽车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曹彦飞等为基地揭牌并致辞。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研究所、同济大学英飞凌“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基金教席、同济大学-英飞凌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英飞凌科技人力资源、汽车业务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仪式。

曹静表示,同济大学与英飞凌的合作始于2000年,已历经20余年。近年来,同济大学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路径方向转型发展,英飞凌则具有“低碳化、数字化”的企业愿景。未来,双方将以汽车学院为基地,进一步扩大校企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实现科教交汇,共同推动汽车行业发展。
曹彦飞表示,作为全球半导体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英飞凌始终致力于通过先进的系统级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与数字化进程,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为英飞凌与同济大学搭建了坚实的合作平台,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升级,助力汽车产业迈向绿色未来。
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济大学与英飞凌的合作已走过23载春秋。2024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英飞凌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示范教学实验室的揭牌,将英飞凌领先的系统级解决方案深入引进到教学和实践中,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同济大学与英飞凌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结合同济大学的科研优势和英飞凌在业界领先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双方将持续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工程实践应用。依托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英飞凌还与同济大学签署燃料电池智能控制与诊断开发合作协议。未来,同济大学与英飞凌将紧密携手,以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途径,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行业的创新变革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产教融合的成果在汽车行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