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我校联合主办第三届建筑3D打印国际会议暨3D打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2022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时间:2022-06-21  浏览:

6月18日至19日,由同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与东南大学联合主办,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建筑3D打印国际会议暨3D打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202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3D Construction Printing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3D Printing Concre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22)在线举行。副校长顾祥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荷兰、比利时、越南、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500余人参会。

顾祥林代表学校对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合作情况。他表示,建筑3D打印技术拥有无模化、自动化和灵活化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会上,斯威本科技大学Jay Sanjayan教授、河北工业大学马国伟教授、南洋理工大学Ming Jen Tan教授、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Narayanan Neithalath教授和湖南大学史才军教授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建筑3D打印材料的流变性能调控、结构设计及优化、可持续性评价、打印工艺创新、可建造性评估和碱激发打印材料开发等领域的最新国际前沿成果。

本次大会共设6个分会场,主题分别聚焦建筑3D打印材料、结构分析、数值仿真、建筑设计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分会场共有59个学术报告,其中包括14个邀请报告。尽管疫情阻挡了线下相聚,却丝毫没有阻碍大家学术交流的热情。不同主题的报告得到了众多参会专家与师生的关注,大家在会场里热烈讨论。

6月19日下午,东南大学张亚梅教授、德累斯顿工业大学Viktor Mechtcherine教授、清华大学冯鹏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Timothy Wangler博士、埃因霍温理工大学R.J.M. Wolfs博士、同济大学袁烽教授和肖建庄教授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重点介绍了3D打印混凝土设计、硬化后3D打印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3D打印混凝土极端条件下的施工及力学性能、结构应用及其可持续性、3D打印再生混凝土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3D打印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特点,因其定制化、数字化、快速化和灵活化的建造优势在土木工程领域迅速兴起,是推动绿色与智能建造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和国外学者在建筑3D打印领域的学术交流,同时还促进了我校土木工程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多元化、深层次交叉与融合,全面推动同济大学的国际交流和“双一流”建设。(丁陶)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