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师涂昊昀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积极投身抗疫一线,自4月1日封控开始,他已经在社区防疫一线上奋战50多天。无论变身“大白”或“小蓝”,他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传达着同舟共济,携手抗疫的精神。
防疫“大白”抗病毒
佩戴N95口罩,穿上“大白”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和橡胶手套,布置核酸检测工作台,完成检测前环境消杀,这就是每次进行核酸检测前的基本工作流程。为了降低核酸检测过程中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涂昊昀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总会在检测队伍外来回巡查,发现有人员聚集的情况会立即引导居民有序排队。他会细心地为医生拧松核酸检测试剂管的盖子,提醒医生完成封管和手部消毒操作,同时在检测过程中不断进行环境消杀,确保居民防疫安全。由于“大白”防护服透气性较差,核酸检测过程中需要不停走动和消毒,工作强度很大,每次核酸检测结束后他总是汗流浃背。

小区“守护者”护安全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快递外包装传播,快递和物资进入小区前需在小区外的快递物资缓冲区内完成消杀和静置。涂昊昀变身成为小区的“守护者”,把控快递进入小区的第一道关,他负责检查快递小哥的健康码,监督无法提供有效核酸阴性证明的快递小哥完成抗原检测,确保快递小哥不带“疫”配送,减少快递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他和小区志愿者们每日对所有快递进行全面消杀,杜绝“阳性快递”进入小区。
配送“小蓝”暖人心
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封控中的居民来说,因为无法外出,买菜吃饭成了头等大事。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涂昊昀与小区志愿者一起成立了生活保障志愿者团队。他们详细规划每日小区内物资配送的值班表和工作内容,统计需要配送的生活物资和居民地址,一起搬运物资并做好物资分类工作。为了更高效地为居民服务,涂昊昀学会了骑行“黄鱼车”,将生活物资及时稳妥地送到居民手中,保障了疫情下居民的正常生活。所在小区志愿者们的工作获得了上海本地媒体的报道和居民们的称赞。
